喷水循环系统设计技术规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喷水循环系统设计设计技术规范 11.4.1 喷水循环系统划分。 1 除了具有足够水压的水源可供利用外,绝大多数喷泉工程均采取池水循环供水方式。 2 喷水循环系统一般均按照独立喷水造型划分,即每个独立喷水造型的水泵、管道、阀门和喷头 构成一个独立的最小运行单元,也即喷水循环系统。 3 每个喷水循环系统中的喷头,一般型号规格相同,也可以型号规格不同但水压要求基本相同。 11.4.2 喷水循环系统水力计算。 1 喷头水力计算。 1)各种型号规格喷头前的水压与出流量、喷水高度和射程等之间的关系,均由试验获得,可参照各专业公司提供的资料选用。 2)常用直流喷头垂直喷射时出流量、喷水高度与水压的关系如下: (11.4.2—1) (11.4.2-2) 式中 K——与喷嘴直径和形状有关的流量系数; H——喷头前水压(kPa或m); α——与喷嘴直径有关的喷高系数。 3)常用直流喷头倾斜喷射时出流量、喷水射程、喷水高度与水压的关系如下: (11.4.2-1) (11.4.2-3) 式中 l 1、l2——升弧和降弧水平投影长度(m); B1、B2、B3、B0——与喷头仰角有关的系数。 4)以上各计算式中的系数和其他类型喷头的计算,可查阅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5)以上各计算式是在水压小于和等于20m条件下试验得到的,且未考虑喷嘴直径的影响。给水排水设计手册虽然提供了其他水压和喷嘴直径时的修正系数,但适用范围仍然有限且计算繁琐。附录S 表S-1和表S-2根据上述计算式并参考大量工程实践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和扩展,可供工程计算参考。 2 喷泉管道配置。 1)直线(弧线)配管:一组直线或弧线布置的喷头由一台、两台或多台水泵(或阀J、j)供水。如图11.4.2-1所示。 2)环形配管:一组环形布置的喷头由一台、两台或多台水泵(或阀门)供水。如图11.4.2-2所示。 3)分支配管:多组喷头分别由配水支管连接,再由一台、两台或多台水泵(或阀门)供水。如图11.4.2-3所示。 4)一个喷头由一台、二台或多台水泵并联供水。见图11.4.2—4。 5) 综合配管方式。 实际喷泉工程多是前述各种典型配管方式的综合应用,有时还可能需要两层或三层管道叠加、穿插着配管,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3 管道水力计算。 1) 一般喷泉工程管道较短且多设在水下对噪声要求不严,其许用流速可以较室内给水工程适当提高,见表11.4.2—1。 表11.4.2-1 管道选用流速 管径(mm) ≤25 32~50 70~100 >100 需用流速(m/s) ≤1.5 ≤2.0 ≤2.5 ≤3.0 2) 对于向一组喷头配水,要求喷水高度相同且喷头前不设调节装置的多口出流配水管(见图11.4.2—5) ,其许用流速应严格限制。可根据两个相距最远喷头的间距和允许喷水高度差,算出许用1000i值,再从管道水力计算表中查出符合该条件的管径和流速。许用1000i可如下计算: (11.4.2—4) 式中 h——允许最大喷水高度差(m); L——相距最远两喷头间的管段长度(m); α——供水方式系数,单向供水时。α=1,双向供水时α=2; m——计算管道沿程水头损失时,公式中的流量指数; N——计算管段的喷头数量; K——综合系数,可从表11.4.2—2中查出。 公式11.4.2—4是根据以下条件推导出来的: ①干管计算管段管径不变; ②每个出水口(喷头)的间距和流量相等; ③干管供水流量全部从沿途出水口(喷头)流出; ④若为双向供水,两侧供水流量相等; ⑤流量指数m值,对于钢管为2,对于塑料管为1.77。 表11.4.2-2 综合系数K值表 N 钢管 塑料管 N 钢管 塑料管 单向供水 双向供水 单向供水 单向供水 双向供水 单向供水 双向供水 2 38 3 40 4 42 5 44 6 46 7 48 8 50 9 55 10 60 11 65 12 70 13 75 14 80 15 85 16 90 17 95 18 100 19 110 20 120 22 130 24 140 26 150 28 160 30 170 32 180 34 190 36 200 3)各种管材的管道水力计算表见给水排水设计手册。 4 水景构筑物的水力计算。 1) 瀑布、叠流、水帘、水盘等构筑物的表面溢流,可按其堰口形式选择类似堰形进行计算。 ①常用堰形为宽顶堰(进水口分无侧面收缩和有侧面收缩,堰墙分直角、圆角、斜角和斜坡等)和薄壁堰,均为非淹没流。 ②各种堰流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11.4.2-5) (11.4.2-6) 式中 q——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