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析 人站在升降机中的体重计上,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1)当升降机匀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FN-G=0,所以人受到的支持力FN=G=mg=60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就等于体重计的示数,即600 N,处于平衡状态。 (2)当升降机以3 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G=ma,FN=ma+G=m(g+a)=78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此时体重计的示数为780 N,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 (3)当升降机以4 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G-FN=ma,FN=G-ma=m(g-a)=360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此时体重计的示数为360 N,小于人的重力600 N,人处于失重状态。 答案 (1)600 N 平衡状态 (2)780 N 超重状态 (3)360 N 失重状态 误区警示 (1)超重与失重现象仅仅是一种表象,只是拉力(或压力)的增大或减小,物体的重力大小是不变的。 (2)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不一定是向上加速运动,也可能是向下减速运动;同理,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不一定是向下加速运动,也可能是向上减速运动。 [针对训练3] (多选)在升降机中,一个人站在磅秤上,发现自己的体重减轻了20%,于是他作出下列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解析 人处于失重状态,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可能是加速下降,也可能是减速上升,人从秤上读出自己的体重即为视重F,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F=ma,故F=m(g-a)=(1-20%)mg,解得a=0.2g,即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答案 BC 从动力学看抛体运动 [要点归纳] 1.运动性质:对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只受重力,下落的加速度为g。对竖直上抛运动,先做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上升到最高点后,又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整个过程中加速度始终为g。 2.竖直上抛运动的重要特性 作出竖直上抛运动的过程图,如图所示。 (1)对称性 ①时间对称性:对同一段距离,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时间相等,tAB=tBA,tOC=tCO。 ②速度对称性: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通过同一点时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vB=-vB′,vA=-vA′。 (2)多解性 通过某一点对应两个时刻,即:物体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 3.竖直上抛运动的几个典型关系 [精典示例] [例4] 一个以40 m/s匀速竖直上升的氢气球,在某时刻从气球上掉下一个重物,已知重物掉下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100 m,此重物从氢气球上掉下来后,要经过多长时间返回地面?(g=10 m/s2) 答案 10 s 方法总结 竖直上抛问题的处理方法 [针对训练4] (多选)以35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 B.小球到达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 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 答案 ACD 1.在下图中,能表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解析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静止(F合=0,v=0)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F合=0,a=0,v不变),可判断只有C正确。 答案 C 2.下列关于超重与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增加了 B.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减少了 C.完全失重就是物体的重力没有了 D.不论是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 解析 超重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真实重力,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增加,所以A错误;失重是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真实重力,物体的重力并没有减少,所以B错误;完全失重是说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为零的时候,此时物体的重力也不变,所以C错误;不论是超重、失重,还是完全失重,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变的,只是对接触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和重力相等了,所以D正确。 答案 D 3.如图6所示,A、B两人用安全带连接在一起,从飞机上跳下进行双人跳伞运动,降落伞未打开时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一定为零 B.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大于B的重力 C.在降落伞未打开的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等于B的重力 D.在降落伞打开后减速下降过程中,安全带的作用力小于B的重力 图6 解析 据题意,降落伞未打开时,A、B两人只受重力作用,竖直方向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则A、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7章静电场章末专题复习讲义.ppt
- 2019届中考历史主题6第二次工业革命复习讲义.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1.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1.1.2时间和位移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1.1.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1.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1.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1.1.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1.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一机械运动与物理模型1.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2.2.8经典力学的局限性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单元总结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提升课用牛顿运动规律解决几类典型问题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梳理核心概念排查常考基础点讲义.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物理总复习主题二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提升课受力分析与物体的平衡讲义新人教版.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小专题1种子成熟过程及萌发过程中相关物质的转化讲义.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考点5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与癌变讲义.ppt
- 2019届通用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细胞的分子组成基本结构和生命历程考点3细胞的增殖讲义.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