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老庄与自然之道 (三)庄子的清新世界 1.庄子其人 借粮监河侯 神龟的愿望 濠梁之辩 木匠的技艺 * 五、老庄与自然之道 (三)庄子的清新世界 2.黑暗的世界 脆弱的生命 奴役的精神 伪善的道德 * 五、老庄与自然之道 (三)庄子的清新世界 3.游戏人生 不为外物所累 不做隐士 戏谑人生 鼓盆而乐与庄周梦蝶 * 五、老庄与自然之道 (三)庄子的清新世界 4.无我之境 道与知识 自然之道的新世界 * 五、老庄与自然之道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耶?”曰:“在稊稗(tí baì 两种小草)。”曰:“何其愈下耶?”曰:“在瓦甓(pì 砖)”。曰:“何其愈甚耶?”曰:“在屎溺。” ——《知北游》 * 五、老庄与自然之道 (四)道家的智慧与权谋 1.生存智慧: 养生术、气功、太极与中国武术 庖丁解牛与游刃有余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 * 五、老庄与自然之道 (四)道家的智慧与权谋 2.政治智慧: 潜伏的智慧 无为而治 治大国若烹小鲜(六十章) 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示人(三十六章) * 六、法家与中国古代法治 (一)法家的舞台—战国时代 (二)法家的渊源 (三)战国法家的成功与悲剧 (四)韩非子的思想 (五)秦的统一与灭亡 * 六、法家与中国古代法治 (一)法家的舞台—战国时代 从春秋列国到战国七雄 从步兵、车兵到骑兵 从占领到灭国 农民与耕战 * 六、法家与中国古代法治 (二)法家的渊源 前536年,子产著刑书。 子产与叔向 叔向:民知有辟,则不忌於上,并有争心。 子产:侨不才,不能及子孙,吾以救世也。 ——《左传》昭公六年 * 六、法家与中国古代法治 (二)法家的渊源 前513年,赵鞅著刑鼎。 孔子曰: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何业之守?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 六、法家与中国古代法治 (三)战国法家的成功与悲剧 李悝、吴起、慎到、申不害、商鞅 韩非 李斯 * 六、法家与中国古代法治 (四)韩非子的思想 术:隐微、无形 势:强大 法:公开、公正、严明、稳定、强国 * 六、法家与中国古代法治 (四)韩非子的思想 韩非的法治思想体系包括法、术、势三个部分。三者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割裂,其中,“势”是实现“法”和“术”的前提,“法”和“术”是稳固“势”的保障。“法”是显明的、刚性的,术是隐蔽的、柔性的。法和术是君主治国的左右手。 * 六、法家与中国古代法治 (五)秦的统一与灭亡 法家与秦的统一 法家的弊端与秦的灭亡 * (二)先秦诸子的学术特点 4.学术传承 “六家”的说法是汉代对先秦诸子的总结。“六家”大致有两种类型,有的学派有比较明确的师承关系,比如儒家和墨家,有的虽然没有明确的师承,但是关注同一个问题,比如道家、名家、法家、阴阳家。 二、先秦诸子概述 * (二)先秦诸子的学术特点 4.学术传承 “六家”各有鲜明的学术旨趣。但他们之间也绝非是壁垒深严,思想亦有相通之处。其中,墨家出于儒家,但又反对儒家。法家的术治思想来自老子的道体无为的启发,把不动声色的“无为之术”运用于政治权谋中。名家的正名思想和孔子的正名有相通之处,也与法家的“循名责实”有密切关系。阴阳家邹衍受儒家思孟学派的影响,创立了五德终始说。 二、先秦诸子概述 * 三、春秋贵族文化的继承者:儒家 (一)中国的古典时代:春秋 (二)孔子思想的来源 (三)孔子的贡献 (四)孟子的尊德性 (五)荀子的道问学 (六)早期儒家的修己与安人 * 三、春秋贵族文化的继承者:儒家 (一)中国的古典贵族时代:春秋 1.诸夏争霸与华夏族的凝聚 2.诸夏与夷狄(华夷之辨)之争的文化意义 礼的演变:从制度到观念(孔子对管仲的称赞) 3.世袭贵族的瓦解与贵族文化的衰落(《左传》鲁昭公七年孟僖子教儿子向孔子学礼) * 三、春秋贵族文化的继承者:儒家 (二)孔子思想的来源:春秋礼文化 1.古典知识的教养:诗书礼乐 2.礼:典范与榜样(贵族文化) 3.天下无道与天下有道的区别:敬天祀神与民生 4.贵族对礼的放弃与士的崛起(武士与文士) * 三、春秋贵族文化的继承者:儒家 (三)孔子的贡献 孔子挽救春秋晚期人道危机的努力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子路问君子) 修己(修身—内圣) 安人(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 * 三、春秋贵族文化的继承者:儒家 论语,“论”读 lùn ,孔子弟子或再传弟子共同商议论定的有关孔子与主要弟子的语录。 研究孔子思想的基本经典文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英语写作专题18 读后续写全文模板·背诵50句(原卷版).docx VIP
- 18D009 数据中心工程设计与安装.pdf VIP
- 6.1树立法治观念课件(共33张PPT).pptx VIP
- 什么是课堂观察量表.docx VIP
- 2025公安招聘辅警考试笔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深度解析《GBT 4340.1-2024金属材料 维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 试验方法》.pptx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青岛版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信息科技基础 课时学历案 .pdf VIP
- 外研版(2025)必修第一册Unit 1 A New Start Developing ideas Writing 课件(13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 青岛版小学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反馈与优化 课时学历案 .docx VIP
- 高压试验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