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河大合唱》
教学目的
聆听史诗性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简单了解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历史,并通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而认识这部作品的社会价值及艺术价值。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其丰富多彩的音乐情绪和作品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欣赏《黄河大合唱》,使同学了解这支乐曲的创作背景和其中包含的民族抗争精神与人民奋起保卫祖国的伟大力量及群众大合唱知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大家好,翻开近现代史,中国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确饱受了世界列强的分割和凌辱。那里有压泊,哪里就有反抗。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抗日救亡运动。随着救亡运动的发展,群众的爱国歌唱活动逐渐展开。下面我们来欣赏一段音乐,听一听这是哪一时期的歌曲?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学子们,决不能忘掉那段惨痛的历史。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我们的母亲河边去目睹一部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巨作《黄河大合唱》。展示《黄河大合唱》课件(课件展示1)。
三、讲授新课
(一)简介作品、作者、及创作背景
师:接下来通过课件了解一下黄河大合唱的词、曲作者及创作背景(展示课件2)
(二)了解大合唱的概念(课件展示3)
大合唱,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轮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管弦乐队伴奏。
目的: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到上个世纪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家创作故事和改作品的创作背景。(5分钟)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部著名的黄河大合唱
1、课件展示:
《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展示。
这部作品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歌颂了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作品气势宏伟,音调清新、朴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课件展示4)
(三)赏析作品
1、欣赏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7-10分钟)
同学们,你到过黄河吗?你渡过黄河吗?你知道河上的船夫拼着性命和惊涛骇浪搏战的情景吗?如果你不知道的话,那么你听吧!(引导学生声情并茂朗诵导入)
引入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欣赏感受回答:
(音乐欣赏《黄河船夫曲》)齐唱给我们欣赏者一个什么感觉?
(答:表现出万众一心、齐心协力、团结一致的精神)(课件展示5)
提问:《黄河船夫曲》表现了一种什么信念?它只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吗?
学生回答后 归纳:(由学生讨论回答)
我们一听到《黄河船夫曲》心情会为之震撼,热血会为之沸腾。它表现了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精神,它不是一首单纯的船夫号子,而是一首惊心动魄的战歌,它有更深刻的内涵,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心中不由地想赞颂黄河,请欣赏配乐诗朗诵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2、学生自主参与欣赏第三乐章配乐诗朗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课件展示6)
(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人民勤劳勇敢。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生活在黄河两岸的中国人民对哺育自己的母亲河发出了由衷的赞美,唐代诗人李白曾写下“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壮美诗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5分钟)
3、欣赏第四乐章《黄水谣》(10分钟)
①学生带问题欣赏《黄水谣》。(课件展示7)
提出问题:
????????? 作品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音乐情绪?
欣赏后 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师:归纳总结:女生合唱、混声合唱。三个部分。《黄水谣》是歌谣式的三段体,采用对比手法写成第一部分:主部音乐,曲调亲切明朗,在我们面前展现出一幅人民勤劳生活的画面,深切动人;第二部分:逐步推向悲愤的控诉,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感情起伏明显;第三部分是主部的在线,深沉地诉说这空前的灾难。 师:但是,中华儿女不能像猪羊一样任人宰割,我们保定必死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请欣赏
4、第七乐章《保卫黄河》(课件展示8)(12-15分钟)
①带问题欣赏《保卫黄河》。
展示问题:作品的创作手法:A.对比??? B.重复??? C.模仿
说一下歌曲的演唱形式?
②欣赏后学生分组讨论,回答问题。
老师归纳:听完以后有什么感觉?
(激昂、兴奋)情绪上与前几个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以生气勃勃的战争精神构成了它的音调特征。无论在万山丛中,还是在青纱帐里,到处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作品用了轮唱这种群众性的合唱方法,并穿插“龙格龙格龙”的装饰句,增强了生动、活跃的气氛。
为什么要用这种演唱形式呢?(学生自主讨论回答后归纳)
抗日高潮此起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