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封皮
关于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姓名:赵伟伟
学号:101412007
班级:10级城市规划
指导教师:陈文峰
2011年1月15日
前言
关于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前言:
参加者:赵伟伟
实践主题: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
实践时间:2011年
实践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实践目的:了解西安古建筑特点,弘扬中国建筑精粹,思考古城规划,对城市规划与建筑有初步了解。
调查方法:实地考察,咨询当地居民
主要内容
关于西安古建筑遗风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实习内容:
1项目背景
1.1历史渊源
众所周知,隋唐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富有创造力的高潮时期,隋和初唐时期的建筑风格基本上是两晋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延续,从盛唐(8世纪)开始,融合和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逐渐形成完整的建筑体系,创造出空前未有的绚丽多姿的建筑风貌,中国古代的宫殿,寺院,第宅等的布局和形式至此已经基本定型。高生式家具也稳定下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战火缭绕,硝烟滚滚,而中土大地上更是一片荒芜,国之不国。然而,十国中,如南唐,吴越,前蜀,后蜀却保持相对稳定的局面,建筑仍有发展,并影响到北宋前期的建筑。
唐代国势强盛,北却突厥,西连吐蕃,势力越过帕米尔高原,同波斯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来往,都城长安,是当时世界东方的中心。在晚唐时突破封闭的经济和夜禁制度形成商业长街和夜市。
唐长安宫殿,除沿用隋朝建太政宫(西内)外,又建大明宫(东内)和兴庆宫(南内)。武则天执政时又在长安建立小雁塔,意在为高宗祈福之用,其三裂三和的壮举又为其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染上了神秘色彩。
1.2昔比今朝
历史的涤荡,让西安这所昔日的都城蒙上一层厚厚的底蕴。五代十国的铅华,战争的阴霾或许早已消失殆尽,只有唐韵,这股劲风仍旧像是渗入骨血般与其形影不离
大明宫可以芳草萋萋,紫云楼可以翻整重修,长生殿可一只剩下碑石残垣,但是长安城上空那沉淀下来的王者之气却久久萦绕,挥之不去。
古韵古风,这是每个初到的友人的第一印象。踏足古城,不是被她名扬四海的虚名所震撼,是她的城她的建筑,她的古韵古风……
2正文:西安古建筑遗风
1.1西安古建筑主要特点
(1)规模宏大,规划严整。
唐都城长安原是隋代规划兴建的,但唐继承后又加扩充,使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宏大繁荣的城市,长安城的规划是我国古代都城中最为严整的,它甚至影响到渤海国东京城,日本平成京(今奈良市)和后来的平安京(今京都市)。唐长安大明宫规模也很大,遗址范围即相当于紫禁城的三倍多。其他城府,衙署等建筑的宏敞广也为任何封建王朝所不及。
(2)建筑处理日趋成熟
隋唐时,不仅加强了城市总体规划,宫殿,陵墓等建筑也加强了突出主体建筑的空间组合。强调了纵轴方向的陪衬手法,而这种手法正是明清宫殿,陵墓布局的渊源所在。
(3)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定型化
大明宫,麟德殿,面积500平方米,采用了面间11间,进深17间的柱网布局。定型化反映了施工管理水平的进步,加速了施工速度对建筑的设计也有促进作用。
(4)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
掌握设计施工的技术人员都是当时的能工巧匠,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私房的设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
(5)砖石建筑有进一步发展
主要是佛塔采用砖石增多。目前,我国保留下来的唐塔多为砖石塔,如大小雁塔。
(6)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与成熟
唐代建筑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但不失开朗。现存的木建筑又反映了唐代建筑艺术中加工和结构的统一。斗拱的结构,杭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都令人感到物件本身的受力状态与形象的内在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而色调简洁明快,屋顶舒展平远,门窗朴实无华,给人以庄重大方的印象。
1.2案例分析——遗风永存
西安古建筑以明城墙为代表,以大小雁塔为例,,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建筑方式。
古城墙
西安城的西,南城墙基本和唐长安皇城的城垣相同,东北两面塔向外扩移了约三分之一。城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城呈长方形,南垣长4225米,北垣长4262米,东垣长1886米,西垣长2708米,周长约13.7公里。城四面各筑一门,每座城门门楼三重:闸楼在外,箭楼居中,正楼最里,为城的正门。箭楼与正楼之间用古围墙,连接形成瓮城,在城墙上相间120米还有敌台98个(据说冷兵器时代弓箭的最远射程为60米,如此设计正可谓是不给敌人丝毫的可乘之机,为城内的安全做好万全准备。),台上筑有敌楼,供士兵躲避风雨和储存物资之用。城墙顶部外侧还修有天住谍(跺墙)共5984个,上有跺口和文口,供射箭和瞭望用。内侧修有女墙,无跺口,以防行人坠落。城外有护城河环绕(而今由于环境问题以濒临干涸,部分河道以不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