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曹禺的北京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析曹禺的“北京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制作人:2010级新闻2班肖慧 曹禺与“北京人” 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 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 1940年秋开始创作《北京人》,翌年公演。 1940年发表《蜕变》,直至1941年《北京人》完成,短短几年时间,曹禺的创作水准不论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看,都已经达到了相当成熟的境界。 北京人内容简介 本世纪初,北京城里一个大户曾家,曾老太太弥留之际,为冲喜迎娶曾孙媳妇瑞贞,在迎新人进门时,老太太撒手归西,全家人乱成一团,办喜事变成了办丧事。 有三进大院子四合院的曾家已经家道败落,但仍挥霍维持着尴尬局面。长孙文清是个颓废、整天无所事事的大少爷。他不喜欢家里为他娶的妻子思懿,心里爱着寄居在他家的无依无靠的表妹愫方。愫方寄人篱下,忍气吞声,像女仆一样整日劳作,虽然与大表哥有共同的爱好和感情,却又不敢表露出来,就这样还得忍受表嫂的冷言冷语。 孙媳妇思懿,明知丈夫另有心上人,可长房长孙媳妇的地位,使她掌管着家中的财权,她内外操持,拆东墙补西墙,硬撑着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女婿江泰住在丈人家,他空有许多新思想,但一事无成,与曾家格格不入。 曾家的朋友、人类学家袁任敢带着女儿袁圆从国外归来,暂借住在曾家,为曾家带进了新的空气。 曾霆还是个孩子,被迫娶了瑞贞,他与袁圆玩得很开心,根本不懂夫妻之道。 最后,这个封建大家庭终于崩溃了,文清死了;愫方终于离开了这个家;曾霆与瑞贞离了婚,老太爷曾皓面对这一切,只有痛哭,他挽救不了封建家庭和封建社会灭亡的命运 人物预览 曾 皓——在北平落户的旧世家的老太爷,年六十三。 曾文清——他的长子,三十六。 曾思懿——他的长媳,三十八九。 曾文彩——他的女儿,三十二岁。 江 泰——他的女婿,文彩的丈夫,一个老留学生,三十七八。 曾 霆——他的孙子,文清与思懿的儿子,十七岁。 曾瑞贞——他的孙媳,霆儿的媳妇,十八岁。 愫 方——他的姨侄女,三十上下。 陈奶妈——哺养曾文清的奶妈,年六十上下。 小柱儿——陈的孙儿,年十五。 张 顺——曾家的仆人。 袁任敢——研究“人类学”的学者,年三十八。 袁 圆——袁的独女,十六整。 “北京人”——在袁任敢学术察勘队里一个修理卡车的巨人。 警 察 寿木商人 甲、乙、丙、丁。 剧目地点 第一幕——中秋节。在北平曾家小花厅里。 第二幕——当夜十一点的光景,曾宅小花厅里。 第三幕——离第一幕约有一月,某一天,深夜三点钟,在曾宅小花厅里 赏析北京人 一、《北京人》的喜剧底蕴 二、《北京人》中的新人形象 三、《北京人》是诗化的戏剧 《北京人》的喜剧底蕴 在戏剧评论界,曾有一种相当流行的看法,以为《北京人》是一出“凭吊往昔”的悲剧。曹禺却用明确的语言说明他写的是一出礼赞青春的喜剧。 《北京人》中的新人形象 愫方是曹禺笔下最美的一位女性形象,在这个形象里注入了他的极大的精力与情感 ?剧本原话“见过她的人第一个印象便是她的‘哀静’。苍白的脸上恍若一片明静的秋水,里面莹然可见清深藻丽的河床,她的心灵是深深埋着丰富的宝藏的。在心地坦白人的眼前那丰富的宝藏也坦白无余地流露出来,从不加一点修饰。 《北京人》是诗化的戏剧 ?如果把《北京人》与《雷雨》《日出》等剧相比较,评论者们都会指出,《北京人》有更高的文学性。 ?曹禺在谈论《北京人》的时候,说了一句很值得注意的话:“现实主义的东西,不可能那么现实。”我的理解是曹禺在这里说到了戏剧的诗化的可能。 曹禺心目中的“北京人” 曹禺在《北京人》第二幕中,通过人类学家袁任敢的一段台词,刻画了“北京人”的形象:“那时候的人要爱就爱,要恨就恨,要哭就哭,要喊就喊,不怕死,也不怕生。他们整年尽着自己的性情,自由地活着,没有礼教来拘束,没有文明来捆绑,没有虚伪,没有欺诈,没有阴险,没有陷害……” 曹禺用五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形象与曾文清那样的现代“北京人”对立起来,是要强调一个题旨:再也不能像曾文清似地浑浑噩噩地生活下去了!于是曹禺在剧中着力塑造了两个新的“北京人”──愫方和曾瑞贞──的形象,把全剧结尾在她们奔向光明的离家出走上。 综述北京人艺术特色 北京人具有一种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于朴实中见深邃 人物性格刻画得细腻、精致 全剧自始至终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意味,使用了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物象 谢谢欣赏 再见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