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网瘾远离手机.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拒绝网瘾 远离手机 ---六(4)班主题班会 * 谈谈上网的利与弊! 请结合身边的例子谈谈上网的利与弊。 * 提起双刃剑,我们心中自然浮现出英雄与魔鬼的形象。英雄提剑行侠仗义,是一把神剑;魔鬼手中的剑是灾星,走到哪儿哪儿就遭殃,是一把魔剑。 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也有弊。我们上网,要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避免“网毒”的伤害! * 我们应怎样利用网络,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1、首先,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这样我们就可以享受网络交往的诸多益处。 2、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要注重浏览寻找与学习工作有关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学会抵御不良诱惑。 3、我们要善于利用网络技术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帮助他人解决一些困难,做一些对他人和社会有用的事情。 * 网络的负面影响 过分迷恋网上聊天、游戏或不良网: 1、造成精神颓废,荒废学业; 2,影响身心健康。影响人际交往; 3,造成经济负担; 4,影响思想道德观念趋向,有的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 “网痴”十大标准 1、下网后总念念不忘网事; 2、总嫌上网时间太少而不满足; 3、无法控制上网; 4、一旦减少上网时间就会焦躁不安; 5、一上网就能忘掉种种不愉快; 6、上网比上学更重要; 7、为上网宁愿放弃重要的人际关系和工作; 8、不惜支付巨额上网费; 9、对亲友掩盖频频上网的行为; 10、下网后有疏离、失落感。 * 案例一:2005年3月,某县两个高中学生经常上网聊天。男生甲以少女的身份约男生乙半夜在某处约会,乙生信以为真,半夜翻过学校院墙,不幸将左腿摔折。后来,乙生知悉此事,为报复将甲生打成轻伤,二人家长也为此事诉诸公堂。 * 案例二:据2000年4月《广州日报》报道, 一名15岁的中学生为了“随心所欲”地上网玩 网络游戏,竟然杀害自己的表姐,以达到占 有她电脑的目的。 * 案例三: 2003年4月17日,三个12-14岁的学生因上网没钱,将一个看大门的老人打死,抢走67元钱。作案后,回到网吧继续上网。 * 案例七:2003年7月14日,某市的一个15岁的青年因上网成瘾,整天迷恋于网络游戏,平时少言寡语,精神呆滞,长时间逃学。其母见儿子如此沉迷,多次劝阻无效,同其父商量好后,将儿子锁在家中。五日后,这个青年因网瘾大发,开始焦躁不安,同其母争吵几句后,便将其母杀死,造成血案。 * 对手机说:“no!” * * 辩一辩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 * 1、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2、与以前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原有的友谊;与现在同学多交流,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 * 3、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4、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 5、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6、手机的本身小巧玲珑,占很小的面积可以随身携带. 7、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 *   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再如电白高考舞弊案等.随着手机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有的学生还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师同学等.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    * 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学生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成靠山,不思进取. *    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   手机短信,是通讯领域的科技创新,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色信息满天

文档评论(0)

浪漫唯美-文档菜鸟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