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前巩固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如何理解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知识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我们要坚持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我们要树立先进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社会意识。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要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要不断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5.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6.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展开)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高考考点 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考点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考点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 考点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考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温故知新 唯物主义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哪三个阶段? 有人说:“英雄造时世” 也有人说 “时世造英雄” 探究: 是唯物史观 是唯心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 科学又称唯物史观或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含义 内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基本含义 △人类的社会生活 社会的物质生活 社会的精神生活 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但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包括风俗习惯、社会心理以及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的精神生活。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或先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其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 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时要确立正确的社会意识。 2013----2014年十大流行语公布 : 2013 2014 一、亲 顶层设计 二、土豪 新常态 三、高富帅白富美失联 四、你幸福吗? 断舍离 五、上头条 断崖式 六、人艰不拆 你懂的 七、中国大妈 打虎拍蝇 八、女汉子 有x就是任性 九、高大上 萌萌嗒 十、打败你的不是天真,是无鞋 神器 “2001年十大流行语” 如下: 一、9.11 二、本.拉登 三、申奥成功 四、入世 五、WTO 六、翠花上酸菜 七、出线 八、QQ 九、反恐 十、FLASH 对比十年间流行语的变化,反映了什么哲理? 怎样才能揭开社会历史之谜?马克思解开社会历史之谜的关键是什么? 马克思发现社会历史规律、揭开社会历史之谜的基本过程——要创造历史首先就要生活,要生活下去就需要物质生活资料,要有物质生活资料就需要物质生产的实践。 马克思解开社会之谜的关键正在于找到了物质生产实践。 1、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物质资料 生产方式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劳动者 生产工具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所有制 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 产品如何分配 三要素 三方面内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性质: (3)实现方式: (4)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改革 ①性质: ②根本目的: ③总体作用: 非对抗性的矛盾 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 发展加以解决,即改革 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