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 PAGE 14 -
一、油田基本情况
文卫马地区位于东濮洼陷北部,横跨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斜坡带两大构造单元,内部发育卫东、卫西、明5、马寨四大断裂系统,控制着该区的构造、沉积、油气运移和聚积。文明寨、卫城属中央隆起带北端的断块隆起构造,内部又被众多次级断层切割形成复杂的垒堑相间的复合断块构造;马寨油田为东倾的马寨断层和六塔断层形成的断阶带,整体划分为三个台阶,各台阶均发现了油层。
构造的复杂性和沉积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油气藏类型的多样化和油气水关系的复杂性。按油藏埋深和储层物性可划分为浅层中高渗油藏和深层低渗油气藏两大类型。浅层油藏储层物性好,低温低矿化度,原油性质稍差,地质储量3887×104t、占总储量的61.06%;深层油气藏储层物性差,多含气顶,高温高矿化度,但原油性质较好,地质储量2479×104t、占38.94%。(表1)
文卫马地区油藏特征参数表
表1
类
型
油
田
层
位
油层
埋深
m
储
量
×104t
孔隙度
%
渗透率
10-3um2
变异
系数
温
度
0c
矿化度
ppm
地面原油密度
g/cm2
地下原油粘度
mpa.s
浅
层
中
高
渗
油
藏
文明寨
S1-S4
1360-2321
2383
17.0-
28.3
207-
635
0.78-
0.97
60-83
3.17-8.52
0.83-0.85
8.35
卫城
S1-S3中
1500-2500
787
17.5-
28.1
117-
600
0.65
67-90
4.31-
10
0.88-0.92
4.46-9.3
马寨
S3下
1770-1950
717
19.3-
20.8
66-
83
0.53-
0.61
71-73
7.25-
14.09
0.82-0.86
7.35
小计
1360-2500
3887
17-
28.3
66-
635
0.53-
0.97
60-90
3.17-
14.09
0.82-0.92
4.46-9.3
深
层
低
渗
油
气
藏
卫城
S3下-S4
2700-3000
2120
12.5-
19.6
11.9-
64.8
0.66-
0.8
90-
116
24-
30
0.83-0.88
3.26-
4.25
古云集
S3中
3230-3360
122
13.7
12.3
0.72
105-
120
31
0.79-0.80
马卫305
S3中-S4
2590-2780
237
13.1-
21.0
20.6-
54.7
0.89
102
20-
32
0.79
3.8
小计
2590-3360
2479
12.5-
21.0
11.9-
64.8
0.66-
0.89
90-
120
20-
32
0.79-0.88
3.26-
4.25
合 计
1360-3360
6366
12.5-
28.3
11.9-
635
0.53-
0.97
60-
120
3.17-32
0.79-0.92
3.26-9.3
所管辖的文明寨、卫城、马寨、古云集四个油田,目前综合含水83.2%,采油速度1.21%,采出程度26.46%,工业采出程度72.80%,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11.05%,整体处在高含水高速开发后期。文明寨、卫城、马寨油田综合含水在80%以上,处于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古云集油田处在开发初期上产稳产阶段。
二、优化射孔技术的主要依据
1、射孔是目前主要的完井方式。
2、射孔是措施增效的重要手段。统计96年以来开发数据,补孔措施增油占年措施增油量的30%以上,2001年1-9月补孔措施增油比例为38.3%。
3、油藏类型多样化和油田目前开发现状为射孔优化提供了条件。
①深层油藏储层低渗透,常规射孔不能有效发挥导流能力;
②浅层油藏胶结疏松,存在出砂现象;
③事故油水井多,特别是套变井给射孔施工增加了难度。目前全厂有事故油水井449口,占总井数的47.4%,其中套变井285口,占30.1%;
④油田层间矛盾突出,高含水期油田强弱水淹层交替出现,存在隔层薄、层间易造成水串等问题;
⑤油田长期注水开发,部分井层存在污染,影响出油或注水能力;
⑥部分井层固井质量不好。
4、射孔效率的提高与射孔工艺、射孔器以及储层性质有着直接的关系,通过对影响射孔效率的分析及评价,可寻找到提高射孔效率的途径。
三、影响射孔效率的主要因素
1、储层性质对射孔效率的影响
1)高渗透疏松砂岩油藏
这种储层的砂岩通常胶结不好,射孔后孔道内被砂砾充堵。因此,射孔时应优先考虑孔眼的稳定性,防止孔道被砂堵及砂粒运移堵塞,文明寨油田主体沙二下三上储层、卫城油田浅层均属该类油藏,一般采取中等孔深、中等孔密、大孔径、较小的压差射孔。
2)裂缝性储集层
裂缝性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