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消毒隔离技术新进展 宣城市人民医院 汤金红2017.6 医院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 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SARS、禽流感、甲流、埃博拉等。 新的医疗设备和治疗技术问题:内窥镜的消毒灭菌问题、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透析装置的消毒、呼吸麻醉装置的消毒等。 耐消毒因子微生物的出现:耐戊二醛龟分子杆菌。 新消毒灭菌设备使用,使用者对其技术、相关监测手段等技术保障系统了解不深入,不能确保其有效运行。 物品分类定义 斯伯尔丁分类法 :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三类. 高度危险性物品 中度危险性物品 低度危险性物品 如: 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 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 如: 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 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 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如: 听诊器、血压计袖带、 病床围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 墙面、地面、痰盂(杯)和便器等。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 灭菌水平 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 消毒水平定义 高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包括: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 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 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 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如: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 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 低水平消毒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基本要求 重复作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应行清洁, 再进行消毒灭菌。 被阮病毒、气性坏疽及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执行本规范第11章的规定。 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应采用化学消毒剂浸泡灭菌。 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 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符合相应标准技术规范,并应遵循批准使用的范围、方法和注意事项。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根据物品污染后导致感染的风险高低 选择相应的消毒或灭菌的方法: a) 高度危险性物品,应采用灭菌方法处理; b) 中度危险性物品,应达到中水平消毒以上效果的消毒方法; c) 低度危险性物品,宜采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作清洁处理; 遇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针对所污染病 原微生物的种类选择有效的消毒方法。 消毒、灭菌方法的选择原则 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消毒或灭菌方法 1、 耐高温、耐湿的诊疗器械和物品,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应采用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的物品,宜采用低温灭菌方法如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 3、物体表面消毒,宜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宜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擦拭或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多孔材料表面宜采用浸泡或喷雾消毒法。 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 皮肤与黏膜消毒 皮肤消毒 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其它替代物品局部擦 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上,作用时间1min~3min,待稍干后再用70%~80%乙醇(体积分数)脱碘。 消毒范围 肌肉、皮下及静脉注射、针灸部位、各种诊疗性穿刺等消毒方法主要是涂擦,以注射或穿刺部位为中心,由内向外缓慢旋转,逐步涂擦,共2次,消毒皮肤面积应≥5cm×5cm. 中心静脉导管如短期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式血管通路的消毒范围直径应﹥15cm,至少应大于敷料面积(10cm×12cm)。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1、压力蒸汽灭菌 2、干热灭菌 3、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4、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5、紫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