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关系学02 讲授: 谭昆智 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Tel :(020? 手机 E-mail: lpstkz@ 1195850098@ 第二讲 公众心理分析 一、知觉与公众行为 二、需要与公众行为 三、态度与公众行为 四、价值观与公众行为 ★重点探讨:电影文化的心理效应:介绍“霹雳娇娃”、“无间道”、“绿茶”、“活着”的电影片段,从人性的角度,分析看电影文化的心理特征和境界。 思考题:谈谈你对电影文化的认识? 第三讲 公众心理分析 [关键词]:知觉、需要、态度、流行、舆论。 一、知觉与公众行为 (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二)知觉的偏见 知觉的偏见是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的或歪曲的印象。引起知觉偏见的常见原因有: 1.首因效应;2.近因效应; 3.晕轮效应;4.定型作用。 1.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是指由于第一印象的作用而对后继交往所发生的影响现象。 [实验]: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同看一张照片。 对甲组说,这是一位屡教不改的罪犯。对乙组说,这是位著名的科学家。看完后让被试者着根据这个人的外貌来分析其性格特征。 结果甲组说:深陷的眼睛藏着险恶,高耸的额头表明了他死不改悔的决心。 乙组说:深沉的目光表明他思想深邃,高耸的额头表明了科学家探索的意志。 [结果]:实验表明第一印象形成的肯定的心理定势,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发掘对方具有美好意义的品质。 若第一印象形成的是否定的心理定势,则会使人在后继了解中多偏向于揭露对象令人厌恶的部分。 [应用]:在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的作用: (1)面带微笑。是热情、善良、友好、诚挚的印象; (2)整洁,留下严谨、自爱、有修养的印象; (3)使自己可爱可敬,由言谈、举止、礼仪来完成; (4)发挥您的聪明才智,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它会左右对方未来很长时间对您的判断。 第一印象最深刻、也最顽固。一旦留下不好的印象,是不幸的。花一分钟留下的印象,花一个小时也难矫正。 2. 近因效应 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近因效应障碍:心理学认为,人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印象清晰,对远期发生的事情则印象模糊。 近因效应“信息印象清晰”有利于管理者对员工思想教育。但有不足之处,如一位员工工作一贯刻苦认真,但最近因有时不够认真。于是,改变了管理者对这个员工的态度,认为他滑下去了。 克服近因效应的心态障碍,就要注意把近因和远因结合起来;既看现象又看本质。 3.晕轮效应 认知中,观察对象时,对象的某个特点、品质特别突出,就会掩盖我们对对象的其他品质和特点的正确了解,被突出的这一点起了类似晕轮的作用,导致观察失误,这是一种错觉现象。 [实验]:让人看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一个人的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 看后让人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普遍想象成一个有善的好人。然后把卡片上的“热情”一词换成“冷酷”,顺序变成:聪明、勤奋、坚定、冷酷、灵巧。再让大家想象一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是人们普遍推翻了原来的结论,变成了一个可怕的坏人。 [结果]:这说明“热情”和“冷酷这两个品质产生了掩盖其他品质的晕轮效应。 在认识结交朋友时,孤立地以貌取人、以才取人、以德取人、以某一言行取人,以某一长处或短处取人,都属晕轮效应,是不正确的知觉。 [应用]:晕轮效应一般产生在不熟悉的人之间或者伴随有严重情感倾向的人之间,最能产生晕轮效应的是外表,外表的美丽往往容易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一个人的气质、性格、能力、才智以及家庭背景、个人修养都会产生晕轮效应。但一个粗俗的举止,就会破坏您的全部好印象,而一个美好的举动则可使您倍增光辉。 人与人的接触是有限的。人们只能用点滴的了解来全面地概括您,所以尽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