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2江苏省十二大湖泊水环境现状与污染控制建议精.docVIP

502江苏省十二大湖泊水环境现状与污染控制建议精.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主要湖泊水环境现状与污染控制建议 张利民夏明芳* 王春张磊陆继来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36 *联系人E-mail:mingfang_xia @ 摘要:江苏面积大于50km2的湖泊有12个,由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污染等原因,近30年来, 江苏湖泊水环境质量每十年下降一个等级,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藻类“水华”频频暴发,湖泊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态服务功能衰竭。本文在分析江苏湖泊水环境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全省湖泊的污染控制建议,以期为江苏省湖泊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江苏湖泊水环境污染控制 江苏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心地带,总面积10.26×104 km2,是我国较早开发的地区之一。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长,近30年来,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土地的高强度利用、化肥的使用等人类活动,使得江苏地区河湖水系逐步遭受到污染威胁。据1998年统计,江苏年废水排放量超过30多亿t,全省受污染水体面积达98%,因水环境污染损失的GDP占总损失的57.2%~ 74.8%,这其中,湖泊的水环境恶化是最大的环境问题之一。 江苏省是我国淡水湖泊分布集中的省(区之一,境内平原辽阔,水网纵横,湖泊面积达6853 km2,湖泊率为6%,居全国之首[1]。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公布的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全省0.5 km2以上湖泊、城市市区内湖泊、城市饮用水源湖泊共137个,其中面积超过1000 km2的有太湖和洪泽湖,位列我国五大淡水湖的第三和第四位;面积在100-1000 km2的有6个:高邮湖、骆马湖、石臼湖、滆湖、白马湖和阳澄湖;面积在50-100 km2的有4个:长荡湖、邵伯湖、淀山湖和固城湖。 1.全省湖泊主要水环境问题 1.1湖泊富营养化加剧,蓝藻水华频频暴发 监测调查结果显示,江苏全省十二大主要湖泊均已呈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状态(表1,其中,苏南的太湖、滆湖、石臼湖、淀山湖、长荡湖、固城湖等5个湖泊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阳澄湖尚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苏北的白马湖、骆马湖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洪泽湖、高邮湖、邵伯湖处于轻度富营养化状态。据20世纪50年代初调查,江苏的主要湖泊水草茂盛,生态系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水体清澈,水质优良,珍稀名贵鱼类资源十分丰富。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湖泊人工养殖、工业污染、围湖造田等强烈的人类活动干扰下,江苏的湖泊生态系统迅速退化,水质几乎每十年下降一个等级,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太湖、固城湖等湖泊近年来暴发了不同程度的蓝藻水华,尤其是太湖的蓝藻水华,不仅直接威胁到环湖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而且还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蓝藻在太湖存在已经有很久的历史。上世纪60年代初期,在太湖北部的五里湖和梅梁湾有少量的蓝藻及其“水华”(俗称“湖淀”,当地居民曾争相打捞“湖淀”肥田;到80年代初,太湖蓝藻“水华”已基本占据了大半个梅梁湾;1987年,除全梅梁湾都发现有水华外,在西部大浦口水域也出现了较大面积水华,1994年水华面积已扩大到除贡湖湾东部外的北部湖区。1997~2000年水华在湖心区均可大面积分布;遥感影像反映,甚至在冬季(1998年,水华亦可在竺山湖和梅梁湾出现。其他湖泊,如洪泽湖、固城湖等的富营养化状况也呈现加重趋势,2005年以来固城湖的 蓝藻水华愈演愈烈,2007年已经覆盖全湖。 1.2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生态服务功能衰竭 工业污水、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大量排入湖泊水体,导致湖泊生态系统不堪重负,加上围网养殖、围湖造田、养殖失衡等导致湖泊水生植被退化甚至消失,生态系统结构明显退化,主要的初级生产者由水生高等植物转变为藻类,藻类生长繁殖速度快,并以微小的颗粒悬浮在水体中,导致水体浑浊、水质下降。 渔业生产功能退化。湖泊生态系统的退化导致鱼类丧失良好的索饵场所,其生栖的空间越来越小。渔业产量下降、产品质量退化、珍稀名贵品种资源减少。例如洪泽湖数量众多的小型杂鱼、泥鳅等是肉食性鱼类和湿地侯鸟的天然饵料,具有重要价值。但随着捕捞强度的逐年加大,鱼类资源种类和数量大幅减少。太湖鱼类从60年代的106种减少到60余种,回游性鱼类绝迹,一些珍稀名特品种消失。固城湖也存在湖泊生物多样性锐减的问题。 湖泊自净能力衰减。湖泊自净能力包括湖泊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湖泊生态系统退化,净化能力下降;湖泊库容减少,环境容量减少。根据1963-1967年含沙量资料估算,骆马湖年平均入湖沙量为493万t,出湖沙量为171万t,泥沙淤积量为322万t。如果将这些沙量平铺在湖底,则每年平均淤高约8.3mm。骆马湖8.1亿m3的容积,大约经过400年左右将完全淤满,丧失功能;围垦将湖泊滩地与湖泊深水区、湖泊与江河、江河与江河人为裂开来,直接改变了湖泊的生态系统格局,河湖交换能力受阻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