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边坡灾害与防治技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报告人:杜战军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 * * * * * * * * * * * * * * * * * * ? 20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This presentation is for informational purposes only. Microsoft makes no warranties, express or implied, in this summary. * 仰斜孔排水 3.4 高边坡的常见处治方案 4.公路滑坡治理设计 (一)基础资料收集: 防治方案的选择建立在详实的基础资料之上。应查明滑坡性质、成因、滑面位置、规模与特征,以及附近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等等;并取代表性岩土进行试验,为稳定分析计算提供必要的参数。 (二)滑坡稳定性分析 1、滑坡稳定性评价 a、滑坡应采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和力学计算方法综合评价。 b、工程地质类比法主要是从滑坡的地貌形态演变、地质条件对比、滑动前的迹象观测、分析滑动因素的变化对滑坡体稳定性进行评价。 c、力学计算方法根据抗剪强度指标进行力学分析,来判断滑坡体稳定状况。 2、滑坡推力计算 a、滑坡体剩余下滑力计算一般采用传递系数法。 b、滑坡体要选择滑坡体主轴断面进行滑坡推力计算。 4.公路滑坡治理设计 b、滑面抗剪强度的取值应根据滑面岩土试验资料、极限平衡反算值、工程地质类比经验数据综合确定。实际工作中,滑面抗剪强度试验很难准确提供,一般在试验数据基础上计算反算值、类比值。 对于连续滑动的滑坡,滑带土的抗剪强度应采用剩余抗剪强度; 4.公路滑坡治理设计 (三)防治措施 1、排水(内部)措施: a、仰斜式排水孔:长度必须深入到滑面内。(该方案已在洛栾高速应用) b、支撑渗沟:建议深度不超过5m,宽2~4m,长达滑体长1/3~1/2,基底放滑面以下0.5m,注意两侧反滤层和土工布 。(该方案已在洛栾高速应用) c、排水隧洞:适用于大型滑坡、地下水发育的堆积土石滑坡和岩石滑坡,基底置于滑面以下。 d、渗井串联+仰斜式排水孔:该方案已在我省洛栾高速首次应用。 4.公路滑坡治理设计 排水隧洞 集水井+仰斜式排水管 4.公路滑坡治理设计 2、减载与反压措施 a、减载一般是在滑坡体后缘,减少土体重量,从而降低对滑坡体前缘推力。 b、反压应在滑坡体前缘设置,通过增加抗滑段滑坡体重量,提高抗滑力。 c、减载与反压措施简单有效,可以作为应急工程也可以作为永久工程,在我省叶舞高速、洛栾高速滑坡治理过程中,作为辅助措施多次运用。 d、滑坡中后缘减重要注意是否引起后部牵引滑动,前缘填土反压又需考虑是否会堵塞地下排水问题。 4.公路滑坡治理设计 3、抗滑支挡措施 a、抗滑挡墙:适用于滑坡规模小、下滑力不大路段,宜设置在滑坡体前缘。 b、抗滑桩(含锚索抗滑桩):抗滑桩宜设置在滑坡体厚度较薄、推力较小,且嵌入段地基强度较高地段, ,抗滑桩桩长一般宜小于35米。 抗滑桩在滑坡治理中适用性较强,具有普适性,但不同滑坡体抗滑桩间距、嵌入深度、尺寸、配筋差别很大。 设置锚索时,应考虑有无锚固地层条件。 (在洛栾、灵卢、叶舞等项目均采用过抗滑桩或锚索抗滑桩) c、预应力锚索框架梁、地梁等:锚索锚固段必须置于滑面以下的稳定地层中,因此采用该方案前,一定要论证有无锚固条件,如:锚固段是膨胀土,含水量高,就不适用。锚索用在岩质边坡效果更好。 4.公路滑坡治理设计 d、采用高压旋喷桩或注浆改良滑动带抗剪强度,提高稳定性。(方案在三淅高速灵卢段滑坡中应用) 4、综合治理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无论是排水措施、减载和反压措施、还是工程支挡措施,可以单独使用,很多情况下都是与其它措施联合使用。 4.公路滑坡治理设计 高速公路K40+065~K40+600段,边坡场地内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堆积体,岩性黄褐色粉质黏土,褐红色含碎石和卵石的粉质黏土层和棕红色粉质黏土。边坡后缘1公里处为低山,山体岩性为洛阳组砂岩和砂砾岩互层,厚层状。 开挖前,整体性好,自然坡度角约23°,自然沟谷未见大型失稳破坏现象。 最大挖深30m 4.公路滑坡治理设计—案例 弱膨胀土 场地内粉质粘土具有弱膨胀性,粉质黏土层和泥碎石间填充的粉质黏土的自由膨胀率18~48%。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3m左右,工程场地内有积水,多为降雨和地下水通过开挖面透水层渗流形成,在现开挖路堑底面未见泉等大量长期型地下排水口,仅分布较多渗水点,渗水点处未形成汇水和地表流。 开挖至一级平台边坡时,发生滑坡。 4.公路滑坡治理设计—案例 滑坡滑动面 两

文档评论(0)

文档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