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罗丹:思想者198×129.5×134cm,青铜,创作于1880-1900年,它是被预定放在未完成的《地狱之门》的门顶上的。后来独立出来,放大3 倍。最初罗丹给这尊雕像命名为《诗人》,意在象征着但丁对于地狱中种种罪恶幽灵的思考。 罗丹:地狱之门 罗丹在1880年接受了制作《地狱之门》的艰巨任务。雕刻家为此耗费了近20年的时光。他为了表现那些运动中的生命,雕塑了186个分别为情欲、恐惧、理想而不断争斗、折磨自己的形象。这当中,有雄健的躯体,也有柔美的裸身,其中的主要形象后来成为独立的作品。《思想者》便是其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4.博克(1729—1797) “美的性质,因为只是些通过感官来接受的性质,有下列几种:第一.比较小;第二,光滑:第三,各部分见出变化;但是,第四,这些部分不露棱角,彼此溶成一片;第五,身材娇弱……;第六,颜色鲜明,但不强烈刺眼;……” 这些品质作用于感官就可以引起神经松弛舒畅而获得愉快。 5.狄德罗:美是关系 “就哲学观点来说,一切能在我们心里引起对关系的知觉的,就是美的。”也就是说,美是事物的客观关系。他说:“我说一个存在物,由于我们注意它的关系而美,我并不是说由我们的想象力移植过去的智力的或虚构的关系,而是说那里的实在关系”。 他把美分为实在美和相对美: (1)实在美:属于客观事物本身形式方面的秩序、对称、安排的关系。 (2)相对美:属于对象与其他事物相比较的联系。 三.从社会生活来探索美的根源 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生活与美学》,第6-7页) 在普通人民(农民)看来美好的生活是“丰衣足食而又辛勤劳动,因此农家少女体格强壮,长得很结实——这也是乡下美人的必要条件。” 电影《柳堡的故事》剧照 陶玉玲饰二妹子 维米尔: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创作于1665年,现藏荷兰海牙毛利斯博物馆 。戈施耶德认为这是维米尔最出色的作品,是“北方的蒙娜丽莎”。 上流社会中美人则是以纤手细足为美,甚至以病态为美。因为这是社会上层阶级觉得惟一值得过的生活,即没有体力劳动的生活标志。 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陈晓旭饰林黛玉 芭蕉美人图 明 姜隐 绢本设色 纵105.1厘米 横51.8厘米 此图绘一貌美女子于葱茏苍翠的芭蕉旁,等同伴来弈棋。人物神情淡然而清纯,姿容娇媚,与画面的清淡敷色很是协调。 弗吉尼亚·伍尔芙 1882年1月25日-1941年3月28日) 真正的有教养的人(指知识阶层)认为“真正的生活是思想和心灵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在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睛上捺下了烙印……往往一个人只因为有一双美丽的、富于表情的眼睛而在我们看来就是美的”。 知识回顾Knowledge Review 第二章西方美学史上对美的本质的探讨 一.从精神上探索美的根源 1.柏拉图:美是美的理式 · 理念世界和真实世界。(说明:桌子的理式) · 最重要的是他第一次区分了“什么是美的”和“什么是美”。对此,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有一个非常精到的评价“柏拉图是第一个对哲学研究提出更深刻的要求的人,他要求哲学对于对象(事物)应该认识的不是他们的特殊性,而是它们的普遍性,它们的类性,它们的自在自为的本体。他认为真实的东西并不是个别的善的行为,个别的真实见解,个别的美的人物或美的艺术品,而是善本身,美本身和真本身”。 2.康德:美只能是主观的 (1)审美是一种趣味判断或鉴赏判断。 · 趣味判断和利害、概念无关 美是不涉及利害和概念的纯形式。欲念的对象涉及利害关系,逻辑判断的对象涉及概念,而趣味判断的对象即是美。 (2)在趣味判断中,美具有没有目的而又合目的性的形式。 a.没有客观的目的:指不考虑对象的性质和用途,与概念、利害无关。 b.合目的性 (3)这种快与不快的情感虽然是个人的,但又具有必然的普遍有效性。 我认为美的不是从我的利害计较出发得出来的,而是引起我的认识功能的和谐的自由活动。这是人人都有、人人相通的“共通感”。因此这种普遍性不是客观的(即不是对象的普遍属性),而是主观的(即一切人都有的先验的“共通感”)。 3.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1)美的根源在于理念、绝对精神。 (2)理念“显现”于现象,成为理念与感性的具体的统一体,才能有美。 按朱光潜的解释“显现”的意思是放光辉。美就是理念借感性形式放出的光辉。 (3)真正的美是艺术美。 在艺术美中所谓“理念的感性显现”,就是指作品的“意蕴”的显现。一切造型、色彩、线条、音调的运用,都是为了显示出一种内在精神,也就是“意蕴”。 哥特式建筑的各种感性形式(包括形体、空间、色彩、音响)都是宗教精神生活的显现,是作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