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鉴别诊断 与炎症及恶性肿瘤鉴别,做增强扫描。 恶性肿瘤 上皮性恶性肿瘤 非上皮性恶性肿瘤 转移瘤 上皮性恶性肿瘤 常见的恶性肿瘤 早期临床症状隐匿,与慢性炎症难鉴别 晚期表现面部畸形,可侵犯牙槽骨、眼眶、翼腭窝,侵犯颞下窝及翼内外引起三叉神经痛,侵及颅内引起颅神经症状。 病理分鳞状细胞癌、腺癌、腺样囊性癌 影像学表现 CT 软组织肿块,腺样囊性癌可见钙化。 侵袭性生长; 骨质破坏; 中度或明显强化; 生长迅速 MRI 肿瘤T1WI低至中等信号,T2WI高信号,信号可不均匀。增强有强化。 蝶窦浆细胞癌 临床症状 持续性鼻塞、嗅觉减退、头痛等鼻窦炎症状。息肉堵塞咽鼓管咽口时有耳鸣和听力障碍。 影像学表现 X线 鼻腔可见软组织充塞,或窦腔混浊,密度增高。 CT 软组织密度影,边缘光整,有蒂为典型表现。粘膜增厚。增强扫描线样强化,代表包绕鼻息肉的粘膜。息肉充满窦腔时,窦壁呈膨胀性改变,偶见骨质吸收或硬化。 MRI T1WI呈中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不强化或呈线条样强化。 出血性息肉T1WI和T2WI为高信号。 息肉内有增生的血管,增强有不同程度的强化。 黏液囊肿 病因 窦口阻塞,分泌物在窦腔的大量潴留所致,又称潴留囊肿。无窦口阻塞时,粘膜分泌物中蛋白含量过高,引起生物化学和免疫反应所致。 筛窦、额窦、蝶窦,单侧多见。 早期无症状,增大后压迫窦壁可引起疼痛。局部膨隆,触及有弹性肿块。囊肿突入眶内出现眼球突出。 影像学表现 窦腔透亮度减低,窦腔膨大,窦壁菲薄。继发感染可见骨质吸收、破坏。 增强扫描囊内无强化,如边缘环状强化提示感染。 囊肿侵入眼眶继发眼球突出和眼外肌、视神经受压。 MRI 信号取决于囊液的蛋白含量 鉴别诊断 鼻窦的恶性肿瘤 窦壁呈侵袭性破坏。广泛而不规则,窦腔扩大不如囊肿明显。 粘膜囊肿 黏液潴留囊肿 见于上颌窦,为粘膜腺体分泌物在腺泡内潴留形成。 粘膜下囊肿 粘膜下积液,渗出的浆液在粘膜下层结缔组织内潴留。为假性囊肿。 临床无症状,常意外发现。头痛,有时囊肿破溃从鼻腔流出黄色液体。 影像表现 X线 窦腔内半圆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滑锐利,窦壁清晰。 CT 窦内低密度结节影,密度均匀,水样密度,边界清楚。无强化。 MRI 粘膜下囊肿渗出液含蛋白量较低,呈长T1长T2信号,信号一致。粘膜潴留囊肿T1WI呈略低或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 诊断和鉴别诊断 多发粘膜囊肿易明确诊断 单发与鼻息肉和血管瘤鉴别。 鼻窦霉菌病 常见致病菌有曲霉菌、毛霉菌和念珠菌等。 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患糖尿病、肿瘤等疾病。 临床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侵袭性者常有面颊肿胀、结膜充血和眼肌麻痹等症状,与恶性肿瘤相似。上颌窦多见。 影像学表现 CT 鼻窦内结节、息肉样改变,密度高,部分有强化。半数可见点样及斑块样钙化为本病的特征。 钙化多位于上颌窦口,真菌致坏死物内有钙铁盐沉积。 骨质硬化和骨质破坏。 诊断及鉴别诊断 非侵袭性需与慢性鼻窦炎鉴别,伴窦壁骨质破坏需与肿瘤,恶性肉芽肿鉴别,其主要鉴别点是本病有钙化。 炎性肉芽肿 内翻性乳头状瘤 常见的良性肿瘤,男性多见。 临床表现 鼻塞、流涕、鼻部出血、失嗅和溢泪等。 病理属良性,常复发,可侵犯骨质。 分为外生型和内翻型,后者多见。 组织学特点是增生的上皮团块向水肿和基质内倒生。 影像学表现 X线 鼻腔密度增高,鼻中隔移位,骨质破坏。鼻窦多有阻塞性炎症。 CT 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增强有轻度强化。骨质吸收和破坏。恶变时,骨质破坏更明显。继发炎性改变,鉴别时需增强。 MRI 易与炎症区别。 骨瘤 额筛交界区,以额窦发病多见。 常通过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 病理分三型:密质骨性、松质骨型及混合型 影像学检查 鼻腔和鼻窦内见边缘清楚的骨密度肿块为直接征象。 CT检查的目的是观察骨瘤范围及继发改变。 血管瘤 多起源于粘膜 生长缓慢,膨胀性 临床表现 单侧进行性鼻阻塞、反复鼻出血。 影像学表现 CT 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 静脉石有定性意义。 肿块呈膨胀性生长,窦壁骨质受压、吸收。 MRI 软组织肿块显著增强。 * * 南昌大学医疗影像精品课程之鼻部 鼻腔正中矢状位 额窦 筛窦 蝶窦 鼻腔 鼻腔由鼻中隔、鼻道和外侧壁构成。 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犁骨、腭骨和四边形软骨形成。 鼻腔外侧壁由阶梯状排列的鼻甲,由下向上递次缩小1/3。 窦口鼻道复合体:上颌窦自然开口、筛漏斗、半月裂孔和中鼻道,是额窦、上颌窦和前组筛窦的共同引流通道。 上颌窦 鼻窦 上颌窦 最大的鼻窦,两侧对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1看一看(一).pptx VIP
- 四边形难题50道.pdf VIP
-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课件(共35张PPT)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pptx VIP
- 陕煤电力信阳有限公司笔试考什么.pdf VIP
- 2025年海权与制海权海军指挥学院章节和期末答案.docx VIP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九讲混一南北与中华民族大统合 (元朝时期)-2025年版.pptx VIP
- 新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讲中外会通与中华民族巩固壮大(明朝时期)-2025年版.pptx VIP
- 能源管理体系GT23331-2012.docx VIP
- Dead Poets Society《死亡诗社》电影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docx VIP
- 飞屋环游记(中英文台词).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