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3.各工序控制要点 * 3.各工序控制要点 3.6 烘烤注液 所有的控制点最主要的目的:水分控制! 水分不合格的后果:电芯化成分容后CID翻转、 电芯低容低压、循环差等等问题。 此外:电芯注液量也是重要控制点。 * 3.各工序控制要点 3.7 封口 控制点: (1)满足封口工艺尺寸; (2)气密性满足要求; (3)无外观问题。 * 3.各工序控制要点 3.8 化成分容 化成: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工步,小电流放电,最终电压不高于3.7V; 分容: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分容工步; PS:温度对化成和容量的影响较大,所以要控制车间温度。 * 3.各工序控制要点 化成目的: (1)激活正负极材料; (2)负极形成SEI膜。 成膜反应一般在:电压<1.2V 电压<2.5V,主要是H2和CO2产生,电压>3.0V,EC、EMC、DMC分解,产生其它烷烃类气体,电芯3.0-3.5V产气最多,3.5V后SEI膜基本生成,电压>3.8V, DMC和EMC分解产气为主。 * 4.锂离子电池基本概念 电压:电器工作时的电压3.0-4.2/2.5-4.2(单位:V),放电时,电压不停下降,平台电压指占整个放电时间的绝大部分的那段电压,一般标称电压是平台电压的中心电压,在此电压附近,充电和放电时电压变化都很慢。 内阻:电芯本身的电化学阻抗,包括欧姆电阻核电化学电阻,大电流放电时,内阻对放电特性的影响尤为明显(单位:mΩ)。 容量:指在一定放电条件下,可以从电池获得的电量,即电流对时间的积分(单位:mAh或Ah ) 。 倍率:指电芯按照标称容量的倍数放电下,其放电能力的表述。 * 4.锂离子电池基本概念 循环:指二次电池按照一定的制度进行充放电,其性能衰减到某一程度时的循环次数。 存储性能:贮存性能。电池贮存一段时间后,会因某些因素的影响使性能发生变化,导致电池自放电,电解液泄漏,电池短路等。 放电特性:是指电池在一定的放电制度下,其工作电压的平稳性,电压平台的高低以及大电流放电性能等,它表明电池代负载的能力。 * 4.锂离子电池基本概念 IEC61960 规定,圆柱形和方形电池的规则如下: 圆柱形电池,3 个字母后连5 个数字。3 个字母,I 表示有内置的锂离子,L 表示锂金属或锂合金电极。第二个字母表示正极材料,C 表示钴,N 表示镍,M 表示锰,V 表示钒。第三个字母为R 表示圆柱形。 5 个数字,前2 个数字表示直径,后3 个数字表示高度,单位都为mm。 如:ICR 18650 就是直径为18mm,高度为65mm 的通用的18650 圆柱形电池。 * 谢谢您的倾听与关注! * 2014/12/1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4/3/26 * 锂离子电池入门工艺培训 目 录 1.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2.锂离子电池的基本构造 3.锂离子电池各工艺要点 4.锂离子电池基本概念 * 1.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 1.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 1.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以钴酸锂-石墨体系为例: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LiCoO2 =Li1-xCoO2 + xLi+ + xe-(电子)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6C + xLi+ + xe- (电子)= LixC6 * 1.锂离子电池基本原理 以钴酸锂-石墨体系为例: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LiCoO2 =Li1-xCoO2 + xLi+ + xe-(电子) 负极上发生的反应为 6C + xLi+ + xe- (电子)= LixC6 * 2.锂离子电池基本构造 * 2.锂离子电池基本构造 2.1 正极构造 活性物质+导电剂+粘结剂+集流体(铝箔) 正极配方: * 组分 材料 配比 活性物质 三元(LiCo1-x-yNixMnyO2) 93.5%-96.5% 导电剂 导电碳黑(sp)、导电石墨(ks-6) 1.5%-4% 粘结剂 聚偏氟乙烯(PVDF) 2.0%-2.5% 集流体 铝箔 - 2.锂离子电池基本构造 2.2 负极构造 活性物质+导电剂+增稠剂+粘结剂+集流体(铜箔) 负极配方: * 组分 材料 配比 活性物质 人造石墨(C) 93.5%-95.6% 导电剂 导电碳黑(sp)、导电石墨(ks-6) 1.0 %-2.5% 增稠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 1.3%-1.5% 粘结剂 丁苯橡胶乳液(SBR) 2.1%-2.5% 集流体 铜箔 - 2.锂离子电池基本构造 2.3 隔膜构造 聚烯烃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