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防治与血液安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艾滋病流行现状、工作进展与血液安全 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艾滋病预防控制管理处 2006年8月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感染了HIV而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美国1981年首先发现5名同性恋中患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数月后又在另外数例同性恋中发现卡波济氏肉瘤,相同的情况也出现在静脉吸毒人群中。科学家注意到这两种罕见的疾病都与免疫功能减退有关,主要表现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减少。同年6月美国CDC最先向全世界报道AIDS,1983年5月法国科学家Montagnier首次分离鉴定了该病病毒。 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对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进步构成了威胁,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其作为关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民族兴衰的战略问题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艾滋病工作机制和社会环境。 全球艾滋病流行现状 截至 2005年底 到2005年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 总计 3860万 (3340 – 4600万) 成人 3630万 (3140 – 4340万) 妇女 1730万 (1480 – 2060万) 15岁以下儿童 230万 (170 – 350万) 2005年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 总计 410万 (340 – 620万) 成人 360万 (300 – 540万) 15岁以下儿童 54万 (42 – 67万) 2005年一年艾滋病死亡人数 总计 280万 (240 – 330 万) 成人 240万 (200 – 280万) 15岁以下儿童 38万 (29 – 50万)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和特点 流 行 形 势 我国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截止到2006年5月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65024例,其中艾滋病病人36058例,死亡9280人。 根据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最新评估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人。 2005年新发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约7万人,死亡约2.5万人。平均每天新感染190多人。 流 行 特 点 1、疫情仍呈上升趋势 吸毒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从1996年的1.95%上升到2004年的6.48%; 暗娼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从1996年的0.02%上升到2004年的0.93%; 高流行地区孕产妇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从1997年的0上升到2004年的0.26%。 1985-2005年全国报告HIV感染者按年份分布 (2005年报告数降低,因2004年开展了大筛查) 流 行 特 点 2、艾滋病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 截至2006年5月底,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累计超过30,000例的有:河南和云南省;超过20,000例的有:广西;超过10,000例的有:新疆和广东省(区);低于100例:青海、西藏2个省(区)。 不同地区的吸毒、暗娼人群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 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地理分布地图 (截至2006年5月31日) 3、三种传播途径并存,吸毒和性传播是新发感染的主要途径 评估结果显示,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中,经注射吸毒传播占44.3%,经性传播占43.6%,经采供血/血制品传播占10.7%,母婴传播占1.4%。 4、艾滋病发病及死亡情况严重 2004—2005年,全国报告艾滋病病人数占累计报告病人总数的60.7%,报告艾滋病死亡人数占累计报告艾滋病死亡总数的63.4%。 截至2005年底全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传播途径构成图 5、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监测资料表明,疫情正由吸毒、卖淫、嫖娼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在云南、河南、新疆等省(区)的部分地区中,孕产妇、婚检及临床检测人群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已经达到或超过1%。 6、存在艾滋病疫情进一步蔓延的危险 疫情监测,有45.5%的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11%的吸毒者有危险

文档评论(0)

kfcel58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