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隐患排查治理与责任追究.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高处坠落(坠井)事故 1.在2米以上高度作业时,必须有预案,包括技术方案、处置措施、保护措施等;工程量较大的高空作业,其预案必须经过评估,作业人员人人知道预案的内容。 2.劳动保护用品、保护装置必须佩戴。 3.溜矿井、充填井、通风井等场所必须安装漏斗格筛或防护栏。 预防措施 1.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悬挂风险辨识牌; 2.没有采取防范措施或措施不规范不到位; 3.没有预案或没有对预案进行有效性评估; 产生原因 事故案例分析 (三)高处坠落(坠井)事故—— 案例1:金安公司2015年1.1事故 2015年1月1日13时左右,杨鸿维、唐根生、任辉3人到锰矿仓处理锰矿仓壁板结。唐根生在地表负责警戒,防止车辆驶入作业区;杨鸿维、任辉下到锰矿仓内,任辉将安全带系在麻绳上(麻绳上端系在锰矿仓上部的钢管上),从梯子下部位置开始沿着仓壁用洋镐清理板结的锰矿,锰矿仓下部的给料机同时在向皮带输送机给料;杨鸿维将安全带系在人行梯上,站在人行梯下部板结锰矿上负责观察仓内情况,并拉住麻绳。14时30左右,出现少量锰矿塌落埋住了任辉2只脚至膝盖位置,正当任辉拔出被埋的1条腿向上移动时,任辉脚下的锰矿突然下陷,任辉随锰矿下陷,杨鸿维扯住麻绳往上拉任辉,任辉也在用力向上爬,由于用力过猛,任辉脚下的锰矿持续坍塌,坍塌的锰矿粉将任辉掩埋。杨鸿维一直拉住绳子不放,并向上面呼救,唐根生在仓面上看到这种情况,急忙跑到破碎岗位停掉1#皮带机,并呼喊手选废石岗位2人一起下到锰矿仓营救。杨鸿维等4人用手、铁锹不停的扒,但无济于事。这时有人提议从锰矿仓出料斗救助,杨鸿维等4人立即爬出锰矿仓,到矿仓下部打开给料机挡板出矿,任辉从矿仓底部露出,但腰部被钢筋卡住,无法将任辉救出,120急救人员给任辉吸氧,同时叫来机修工切断钢筋,约15时救出任辉(救出时,任辉身上的安全带已脱离麻绳) ,15:55分左右确认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案例分析 责任 分析 1.有预案未评估未执行,纯属应付。 2.保险绳未按照规定系(保险带或保险绳的长度,不应超过保险绳的固定点到工作点的直线距离),矿仓上部安排专门的现场值守和检查人员根本没到位。 3.人站在已处理的松渣上部来处理井壁的板结锰矿,下部的振动给料机居然在生产运转,等于站在空洞上作业。 4.安全管理严重不到位,几项措施只要其中一项到位都不可能发生此次事故。 事故案例分析 (三)高处坠落(坠井)事故—— 案例2:金宏公司仙石矿井470—4采场2015年6月23日黄远康坠亡事故 6月23日上午约8:25分6人进入采场,带班人黄建红安排李绍荣、黄茂雄、宋汇礼3人在1#漏斗放渣,黄建红、黄爱平、黄远康3人在采场内手选矿石和漏斗口清渣。约11:00分,黄建红安排黄爱平和黄远康2人到1#漏斗扒渣,计划先清理漏斗四周的渣再升高漏斗,在11:40分黄远康用钢钎清理斜坡上的废石,由于脚下的废石往漏斗滑动,致使其失去平衡随同废石一起滑到漏斗里,同班人员黄爱平发现情况立即用手拉拽,但未拉拽到。 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案例分析 责任 分析 1.作业人员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在斜坡上作业,又未系保险带;漏斗格筛尺寸为40X45,不符合标准要求。 2.对隐患整改未实行闭环管理。公司在4月14日就已经检查发现此隐患,并制定整改措施,因为没有木头,始终未能将漏斗升高与采场充填层同高。仙石工区以没有木头为由,始终没有对隐患进行整改,但在整改信息表上,又显示正在整改中,其实根本没有动,明显是应付上报。 3.从4月14号后,公司就没有再过问此隐患的整改情况,对隐患未闭环整改的后果。 4.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违章指挥所诱发的责任事故。 事故案例分析 (三)高处坠落(坠井)事故—— 案例3:290研究所6.30事故 2014年6月30日晚上9点左右下完钻,准备正常钻进,刘发棠进入活动工作台吊笼上升挂提引器,进吊笼后刘发棠关上吊笼门,但是未系安全带,安全帽系带也未系上,也未将防坠器挂钩挂至身体任何部位,吊笼上的防坠器也未挂在身上。在刘发棠拉动辅助绳将吊笼上升到立轴水龙头处(高约4.5米),没有将吊笼固定开关锁死,便向吊笼外伸出双手准备将提引器挂在水龙头上,此时刘发棠发现手掌够不到提引器,于是上半身探出吊笼护栏向提引器抓去。由于刘发棠体重较轻,身体重心在吊笼外面,吊笼没有锁紧,吊笼在配置锤的作用下突然往上走,将刘发棠从吊笼侧边翻出,翻出时刘发棠抓了一下高压管,但是未抓住,整个人从高处坠落到机台板上,背部、头部先着地,头部碰到机台板有出血现象,坠地后刘发棠意识较清醒,但有头晕、呕吐现象,下半身发麻。 事故案例分析 责任 分析 1.安全管理严重不到位,出事者从进入钻塔的哪一刻起,都是在违章操作,却没有一个人去制止。 2.“三违”作业的结果。培训不到位,考核可能也是形式而引,安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6762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