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无业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探讨.doc

我国城镇无业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城镇无业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2)01-052-01 目前,我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都已经建立并日益完善,但对于城镇无业居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其制度尚在建立过程中,成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薄弱环节。 为了完善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城镇无业居民的养老保险问题,我国政府已经积极准备实施相应的试点方案。2011年6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1年7月1日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按照目前的试点方案,即将进行试点的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对象是年满16周岁及以上(不含学生)、不符合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城镇居民可领取基础养老金。按照刚刚公布的人口普查报告,未享受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城乡60周岁以上居民约1.4亿人,其中农村约1.2亿人,城镇约2000万人,也就是说意味着我国大约2000万城镇老人将享受这一制度福利。而要圆满解决城镇无业居民的养老保险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城镇无业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定位和制度设计问题。 一、研究现状 1.国外无业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现状 在发达国家,凡是实行全民津贴制的国家,其养老保险都覆盖了全体国民,包括老、残、遗(即无业人员)三项。领取者需满足一定最低条件,如是永久居民或长期居住,即有权享有津贴,但需达到一定居住年限,才能领取全额全民津贴。这类国家主要有加拿大、英国、瑞典、挪威、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冰岛等国。而在发展中国家,对无业人员的养老问题,大都存在制度缺失。据对109个发展中国家统计,公、私部门工薪雇员都包括进某种养老保险计划,但有一些国家将5人(或10人)以下企业雇员排除在外。家庭工、临时工、佣人普遍排除在外。自营就业者被覆盖(或自愿加入)的国家46个,占42.2%。农业劳动者普遍被排除在外,只有14个国家把农业工人包括进来,占12%弱。实行公积金制或公积金制加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6个:新加坡、智利、印度、印尼、塞舌尔、马来西亚。实行全民津贴制度,覆盖无业人员的只有3个:以色列、利比亚、毛里求斯。 2.国内对无业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研究现状 依据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情况,国内对城镇无业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尽管十分关注,但真正进行专门的系统性研究,尚不多见,相关的研究如下。 周玲等提出了建立普惠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设想,她指出,只要是中国公民,无论是否有工作,从满60岁开始就开始领取基本养老金,60岁老人每年领取500元,以后每增加一岁就增加500元的养老金,这样80岁老人每年就可以领取10000元养老金。将来标准提高根据财政收入增长率调整基本养老保险金标准。 中投顾问金融行业研究员霍肖桦认为,我国城镇无业居民的养老保险属于全国基本养老制度的一块空白。这部分人口居住在城市,但是呈现出无稳定收入、居住分散、流动性强、组织难度大的特点,急需社会各界关注和帮助。将这部分人群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就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的谭中和对建立城镇无业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很有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制度安排方面,他认为应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延伸到城镇居民,对办法实施时年满16周岁及以上(不含在校大中专学生),没有能力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城镇户籍居民,实行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的、制度模式。筹资方式采取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办法,个人账户由个人缴费和地方财政补贴构成,逐年积累,实账运行。(2)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养老制度的衔接方面,他认为应鼓励有劳动能力的城镇居民就业,并优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府可对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居民,在享受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政策基础上,给予进一步的政策优惠,对确因无力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人员,由城镇居民制度发挥“兜底”作用。(3)为了防止部分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人员“倒流”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同时确保少数的确无力继续参加城镇职工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需要完善城镇人员,尤其是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工商户等非正规就业人员的就业监控机制,以促进和鼓励有就业能力的城镇劳动力年龄段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二、目的及意义 如前所述,当前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是对工薪收入者实行养老保险,对城镇无业人员实行社会救济,这是一种不完全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