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福建农林大学《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石雕艺术的发展和影响的调查报告
           ——走进惠安石雕重镇崇武
学    院:   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07级材料科学与工程  
学    号:      071055019       
学生姓名:       柯灿强        
指导教师:        郑兴明       
成绩评定:                     
关于惠安石雕艺术的发展和影响的调查报告
                   ——走进惠安石雕重镇崇武
前言
惠安的石雕艺术源远流长,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这篇调查报告,主要是通过走进中国十大名镇崇武。通过参观一些石雕厂及访问一些民间石雕艺术家的途径,来了解惠安石雕艺术的发展,及石雕的文化艺术,和石雕产业对惠安经济的发展的带动,来讲述“中国石雕之乡——惠安”让大家去感受石雕艺术的魅力。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时间和地点
2009年7月25日至2009年7月31日,惠安崇武
(二)调查方法
通过走进惠安振惠和荣和等五家石雕艺术公司,对十位民间艺术家进行访问和了解石雕艺术的发展情况。并且走进崇武镇的港乾,大祚,霞西三个村,对每个村的30户家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对五家石雕艺术公司的十位艺术家的访问,一共发出10份调查表,共回收10份,其中有7份是答全的,有三份是没有答全的。而对于霞西、崇武和大祚三村的问卷调查。共发出90份,其中回收88份,2份作废,回收率97.8%。以下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1.其中大概95%的家庭都对石雕有或多或少的了解;
2.有大概77%的都家庭受到石雕的影响;
3.有大概94%的家庭都提到了在其他地方有石雕的影响;
4.有大概54.5%的家庭有从事石雕事业;
5.有大概91%的人对石雕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
(二)调查问题和分析
1、以下主要是对十位民间艺术家的访问进行总结分析:
   不管是作为惠安石雕产业的龙头企业,还是惠安石雕文化的一个窗口,振惠和荣和等公司的艺术家们都对惠安石雕的发展史和它蕴含的文化有着较深的了解。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讲,当然就少了几分功利在里面。他们对石雕的了解就会比较深刻,并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于石雕有一种由衷的喜爱之感。
(1)从石雕的发展史来讲
大多的艺术家都认为惠安石雕始于元代,初期石雕作品大多为粗犷、古朴、淳厚,且线条刚直简洁,在人物的造型上也体现端庄,凝重的特点,带有明显的中原痕迹。
惠安石雕发展的成熟期是在明朝后期到清代,这个时期也正是南派石雕艺术脱离北派传统的一个时期,是南派雕刻艺术自立门户与北派艺术并驾齐驱的一个过度时期。这个时期的惠安雕塑作品改 变了过去雕刻艺术中只注重“形似”的刻法,从而达到了“神似”的艺术境界,努力通过石雕作品去表达一种精神实质和象征意义。
那么是如何能够让石雕艺术能够继续发展下去,需要更多的人们为之付出努力(不仅仅是惠安人)。只有更多的人关注,才能让石雕艺术走想永远。
(2)从艺术风格上来讲
从调查可以了解,惠安石雕实属南派雕刻,讲究形神兼备,富有动感和气势,而且具有动态美和神态美,从艺术特征来讲,南派更注重的是突出纤巧、精细、神奇,含有细节语言,富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如惠安民间石雕艺匠总结雕刻龙、凤、狮形象特征的经验时,称其为“啼狮、笑凤、落颔龙”,所以,在他们的手下,狮子都能表现出一种滑稽的表情,而且能使平时看起来威猛的狮子显得和善可亲,这也足以迎合南方人喜欢舞龙舞狮的爱好和欣赏习惯,这也说明了惠安人已经让自己所雕刻出来的石雕作品摆脱了北方传统特征,汲取了闽南青山秀水的灵气,形成了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艺术特征,并从此影响了中国石雕艺术的半壁江山。
那么惠安石雕艺术品只靠这些传统的风格和元素能不能够让其继续吸引更多人呢?眼球是不是应该广泛地吸取世界各地的文化元素,把它们运用于石雕艺术的创作之中?
以下的三张图:(希望能够给大家感觉)
                        
(3)从主要用途来讲
对于石雕的用途各说风云,但是100%的艺术家都有提到惠安雕刻艺术主要体现在寺庙、宗祠、塔幢、牌坊、古桥、民居和陵园等建筑上,在继承中国古典建筑雕刻艺术传统的同时,又从闽南地域文化中汲取独特的养分,从而在建筑装饰、建筑结构、雕刻题材和用材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建筑装饰的形式上,惠安建筑注重立体的观赏效果,形象塑造与题材选定也贴近民间工艺和世俗情趣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