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对国家而言,获利最丰者莫若培养人才,人才一旦培养成功将一树而百获,此乃国家治理国家的终生之计。 然后人一直将管子的这段话归纳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比喻培养人材意义重大,同时也表示培养人材之不易。 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是令人费解的,或许也是不正确的。 故宫的栋梁均用楠木制成,楠木出自南方的深山老林,要长成恭鸡多课鼙酒俄旬藩莫故宫那样的几个人才能合抱的栋梁之材,据说需要四五百年的时间,十年的时间是不够的。 速生林可以在十年之类长成大树,然这样的树木只配化为纸浆用于造纸,或生产如一次性筷子之类的东东,若要将它们用做支撑高楼大厦的栋梁之材,恐怕是勉为其难的,十年其实难以树木哦! 百年树人事实上也是一句空谈,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都活不过一百岁。 古人的平均寿命不过三四十岁,现代平均寿命据说已经达到了70多岁,能活到百岁以上的人尽管也有,但只是个别,且百岁之人,身体已经退化,思维已近停滞,已不能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了,不知百年树人的意义何在?是为了培养个别老朽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法不知起于何时?然这不过一句假大空的口号,真正实施起来,不可能得到多少好木,也无法得到人才。 十年之木非好木,真正的好木如楠木乌木等,非得经过上百年的培养方可成材,而人才的培养实在于提高效率、只争朝夕,故只要方法得当,十年足矣,并不需要经过一百年的漫长岁月。 百年树人或可理解为培养人才乃百年大计,这样的理解固然没什么大问题,但百年树人这句话却容易产生歧义,一般人会将这句话理解为培养人才需要百年的时间。 其实,管子的原文也只是用了终身之计,根本没有什么百年一说,这说明,管老先生其实是很客观的,或许他已经注意到了一般人无法活到100岁这一客观事实。 百年一说,显系后人的夸张和附会,但夸张得过于离谱和荒唐,违背了科学规律,脱离了人类的现实。 或许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提法,更改为百年树木,十年树人才更能切合实际的吧? 国人喜欢喊一些假大空的口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便是一例,这样的提法其实应该停止的。 【出处】 《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编辑本段]【用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恭鸡多课鼙酒俄旬藩莫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编辑本段]【示例】 西人都知道~,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编辑本段]【故事】 春秋时期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编辑本段]【原文】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解释 树培植,培养。 十年的时间可以培养一棵树木,一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培育出一个人才。 比喻培育人才要花费很多时间,培育一个人才很不容易。 百年树人引申又解一个人的培养要经过老、中、少三代人的参与。 出处 《管子·权修第三》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唯王之门。 现状 汉语常用语,成语、俗语。 使用次数普通。 纳入2011年中考说明。 语法 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表示培养人才很不容易。 示例 人们都知道~,我们应该把培养人才这件大事抓好。 关联 春秋时期家管仲任齐国丞相40多年,帮助齐桓公在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 他的人才观是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 春秋时期齐国的家、军事家。 周穆王后代,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早承家担,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至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是故有管夷吾举于士。 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文白对照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白话译做一年的打算,只不过像种种庄稼;做十年的打算,只不过像栽栽树木;做一生的打算,只不过就像培养人才。 培植以后一年就有收获的,是庄稼;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