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眼眶疾病影像学诊疗;眼及眼眶;检查方法;检查方法;
二、造影检查:
眼动脉造影:? 经股动脉穿刺行患侧颈内动脉或眼动脉超选择插管造影,用于诊断眶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等。
眼眶静脉造影:采用内眦静脉、额静脉穿刺或面静脉穿刺插管进行造影,观察眶内静脉曲张或海绵窦瘘等。
泪囊泪道造影:滴注法造影、灌注法造影两种,了解泪囊大小,泪道有无阻塞等,已很少应用。 ;三、CT
1 横断面扫描:扫描线与AB线(人体基线)平行,保持与视神经走行方向一致。
2 冠状面扫描:扫描线与AB线相垂直,有利于显示病变上下范围。
3 层厚/层距=2~5mm,必要时也可用1mm或重叠扫描。范围包括眶上下壁。
4 增强扫描用于定性诊断
5 采用软组织窗和骨窗分别观察软组织与骨质结构;四、MRI
1 线圈:头部线圈或眼球线圈
2 扫描层厚和平面:横断/冠状/斜位(与
视神经长轴一致),2-5mm
3 成像参数:T1WI、T2WI,脂肪抑制技术
4 增强扫描:
5 注意事项:眼内有金属异物者禁忌,闭
眼,减少运动, 去除金属物品;一、眼眶壁
二、眼球
三、眼后组织
四、泪器;一、眼眶:锥形
顶壁:前颅凹底,前为额骨水平板,
后由蝶骨小翼组成,外上方有泪腺窝。
内壁:前由上颌骨额突和泪骨,后为筛骨纸板和蝶骨体。
外壁:前由额骨颧突和颧骨额突,后为蝶骨大翼
下壁:上颌窦顶壁,由颧骨、上颌骨和腭骨眶板组成。
眶后壁:大部由蝶骨组成,眶上裂、眶下裂。;二、眼球
前后径24mm,垂直径23mm,
水平径23.5mm
眼球壁:
外膜:前1/6为角膜,后5/6为巩膜;
中层:葡萄膜(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内层:视网膜。
眼内容物:房水、晶体和玻璃体。;三、球后组织
肌锥:上、下、内、外直肌,上、下斜肌,提上睑肌
球后脂肪:
视神经:球内段,球后段,管内段,颅内段
眼动脉和眼上静脉:
四、泪器
泪腺:位于眶上壁泪腺窝内;
泪道:由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组成。;眶上裂;一、X线
眼眶壁:后前位,眼眶呈稍椭圆的四方形,两侧对称,眼眶投影致密浓白,边缘清晰。
正常两侧透光度相同,密度较鼻窦低
眼球:X线平片显示两??内眼球密度相同,不能分辨眼球的形态和结构。
球后组织:X线平片不能分辨球后组织形态结构,仅能显示视神经管,直径4-5mm。
泪器:X线平片不能分辨泪器;;视神经孔位:形状(椭圆,圆形),大小(3-7mm),两侧对比(10%,1mm);
二、造影
眼动脉和眼上静脉在X线血管造影检查或DSA上显示清晰,
泪囊、泪道造影可见泪小管充盈,鼻泪管通畅、引流正常时泪囊显示较小,长10~12mm,宽2~4mm;鼻泪管长18~20mm;宽2~3mm。;眼静脉造影:眼静迂曲,扩张;; 泪腺造影;三、CT表现
1 眼眶:高密度,结构清晰,骨质光滑整齐
2 眼球
眼环:厚度均匀(2~4mm),中等密度,
CT不能区分三层结构
玻璃体:均匀水样低密度
晶状体:双凸透镜形高密度
3 眼外肌:均匀线条样或结节样等密度
4 视神经:带状等密度,3~6mm,粗细均匀
5 球后脂肪:均匀低密度
6 泪腺:均匀等密度,泪点和泪小管不易显示; 正常眼球、视神经、眼外肌; 正常眼球、视神经、眼外肌; 正常眼球、眼外肌; 正常眼球、视神经、眼外肌; 正常眼球、视神经、眼外肌;四、MR
1眼眶:骨皮质T1、T2像均呈低信号
2眼球及球内结构:球壁,晶状体,房水及玻璃体。
视网膜与脉络膜紧密相连不易区分,巩膜T1及
T2WI均为低信号,可区分
3视神经:T1及T2WI均为软组织等信号,3-4mm
4眼外肌:T1及T2WI均为中等信号
5眶内脂肪:多位于球后,T1及T2像均为高信号
6 血管:T1及T2WI均呈管状低信号
7 泪腺:外上象限,T1中等信号,T2略高信号。;正常眼眶横断面;;正常眼部(冠状面);正常眼部(斜矢状面)
脂肪抑制T1加权像;; 炎性假瘤 (Inflammatory Pseudotumor ); 病理
早期病理改变为水肿、渗出和少量炎细胞浸润,后期病变部位纤维化。
分型
弥漫炎症型、泪腺炎型、血管炎型、肌炎型、脂肪坏死型、肉芽肿型、纤维硬化型。 ; 临床
1 发病年龄与病变类型有关,泪腺炎型多见成人,肉芽肿型多见于青少年。
2 多单侧发病,少数双侧同时/先后发病。
3 早期眼部不适、疼痛、红肿、畏光,后期可出现突眼、复视、视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检查于眶下缘或内缘触及质硬、边界不清肿块。
4 激素治疗有效。;一、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党小组工作职责与相关制度汇编.docx VIP
- 英语丨贵州省贵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8月摸底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VIP
- 2025年杭州市房地产市场监测报告.doc VIP
- 仓库管理岗位职责仓库管理岗位职责精选.doc VIP
- TGDICST-粉类防晒化妆品 SPF 值体外测定方法.pdf VIP
- 高处作业施工专项方案.docx VIP
- 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资格考试题库.doc VIP
- DB4412_T 19-2022 消防车道、救援场地和窗口标识设置规范.docx VIP
- 2025年5月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理论知识》真题试卷【完整版】.pdf VIP
- 仓库管理规章制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