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二专题-长亭送别.docVIP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二专题-长亭送别.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2020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教案:第二专题 长亭送别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了解元杂剧的相关常识(特点和成就) 2.了解有关王实甫、《西厢记》的文学常识 3.把握剧情,鉴赏女主人公莺莺的艺术形象。 4.体味剧作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鉴赏剧作富于文采的语言。 方法和过程:自读课文,完成自学导案;讨论交流,赏析人物、语言、手法;欣赏视频,加深体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王实甫《西厢记》反封建礼教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把握、鉴赏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教学方法】诵读、讨论、ppt、视频 【课时安排】三课时 【自学导案】 1、自读课文,给下列字词注音。 玉骢( )迍迍( )金钏( )?靥儿( )揾( )挣揣( ) 谂知( )玉醅( )白泠泠( )罗帏( )青鸾( ) 2、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核心人物是谁? 3、用自己的话概括主要情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元杂剧的有关知识;了解《西厢记》以及作者王实甫;通读全文,初步感知“长亭送别”的相关情节。 一、导入 有一部戏曲演了几百年仍长盛不衰,剧中的故事流传了几百年,至今读来仍让后人柔肠百转,难以释怀,这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 二、元杂剧的有关知识 1.元曲:散曲和杂剧 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白朴。? 3.元杂剧的结构:一般是一本四折(“折”类似“幕”,限用同一种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演一个完整的故事。(《长亭送别》五本二十一折) 4.?剧的角色:末(男主角)旦(女主角)?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有特异之处的人,如张飞、李逵等。)?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次要男角)? 5.剧本的构成:唱(演唱)、科(动作或表情)、白(说白)? 三、《西厢记》和王实甫 王实甫,名德信,字实甫。大都(北京)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所作杂剧14种,现仅存《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四丞相高会丽春堂》《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三种。 《西厢记》源于唐元稹《莺莺传》。写唐贞元中,书生张珙游于蒲州,寄宿普救寺。适崔相国夫人携女莺莺扶相国灵柩回家乡安葬,途经普救寺,也借宿于此。一日,张生游佛殿,和莺莺相遇,两人一见倾心。时蒲州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押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之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给他为妻。张生自愿为之,请镇守潼关的好友白马将军杜确率兵前来相救。杜确率兵至,平定了乱兵。解了普救寺之围。不料老夫人嫌张生是一白衣秀士,门不当户不对,便出尔反尔,只许张生和莺莺两人以兄妹相称。张生因不能和莺莺成亲,害了相思,经莺莺侍女红娘从中帮助传递书简,两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了,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若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和莺莺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和莺莺成亲。 于是,张生和莺莺在经历了佛殿相遇、一见钟情、月下吟诗、互通歌曲,发展到传书递简、跳墙赴约,直至西厢幽会、两情缱绻,最后长亭送别、海誓山盟,他们的爱情最终是花好月圆。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西厢记》,《西厢记》共五本二十一折,《长亭送别》是第四本第三折,是全剧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断之一。随着剧情的发展,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和封建精神桎梏的矛盾,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和张生私下结为夫妻。但老夫人逼张生赶考,崔、张爱情又面临新的威胁。无奈中,张生只好起程“上朝取应”,莺莺在长亭为他送别。此时此刻,她会有怎样的一番滋味在心头呢?让我们来认识崔莺莺这位不同凡响的女子,走进她复杂而微妙的内心世界。 四、完成自学导案 1、注音,通读全文 玉骢cōng  迍迍zhūn 金钏cuàn 靥儿yè 揾wèn 挣揣zhèngchuài 谂知shěn  玉醅pēi  白泠泠líng 罗帏wéi ?青鸾luán  2、讨论不理解的词句,不能解决的提问,教师点拨 3、整体把握 这折戏可以分为四个场面: 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 临别叮嘱(私下话别):【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目送惜别:【一煞】【收尾】 五、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元杂剧及《西厢记》的有关知识;通读全文,初步感知了“长亭送别”的相关情节。下节课我们将深入文本,体会人物情感,赏析人物形象。 六、作业 熟读开头两支曲、结尾两支曲。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人物情感,赏析人物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999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