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长征到达陕北后的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秦邦宪 80000?30000 泸定桥 赤水 河 湘 江 ★ 红一方面军 红二方面军 红四方面军 吴起镇(1935.10) 会 宁(1936.10) 吴起镇(1935.10) 胜利会师的吴起镇、会宁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辛,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4.长征的结束 1936年10月 ,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胜利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印象深刻的长征故事 一袋干粮 倔强的小红军 更多…… more 长征在一个方面(保持原有阵地)说来是失败了, 在另一个方面(完成长征计划)说来是胜利了。 敌人在一个方面(占领我军原有阵地)说来是胜利了, 在另一个方面(实现“围剿”“追剿”计划)说来是失败了。 ——毛泽东《论反对帝国主义的策略》 三、长征的胜利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 长征为什么能取得胜利?提示 遵义会议前后的长征对比 印象深刻的长征故事 听一首歌《十送红军》 想一想 围追堵截 哪些困难: 自然条件 医疗给养 内部矛盾 十送红军 长征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想一想 遵义会议前后的长征对比 印象深刻的长征故事 听一首歌《十送红军》 正确的领导 坚定的意志等 人民的支持 历史意义: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的革命转危为安 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现实意义: 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 三、长征的胜利 外国人关注长征 长征超越国界,让世界震惊! 红军一共爬过了18条山脉,其中5条终年冰雪覆盖;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此外还打败或躲过追击的中央军。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35.5千米),一支大军及它的辎重要在一个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绕我校操场多少圈? 人类求生存的凯歌 “更好地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以行促知” 他们为什么重走长征路? 坚定信念、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红军不怕远征难 左”倾错误的指导;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1934.10-1936.10 路线 江西瑞金、福建长汀 1934.10 冲破四道封锁线 湘江 乌江 遵义会议1935.1 四渡赤水 渡过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雪山草地 吴起镇会师1935.10 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1936.10 是历史上的壮举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基础 意义 原因: 时间: 遵义 会议 内容: 意义: 解决....取消...肯定... 确立了...挽救了...成为... 1.某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 四渡赤水 B. 飞夺泸定桥 C. 翻越雪山 D.会师井冈山 2.以下是长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它们的先后顺序应是( )。 ①遵义会议 ②飞夺泸定桥 ③会宁会师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课堂反馈 A D 3.遵义会议后,红军化被动为主动的首次重大军事行动是( )。 A.强渡乌江 B.巧渡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飞夺泸定桥 4.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是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课堂反馈 C C 弘扬长征精神 争取更大辉煌 再 见 * 课题 贵港市荷城初级中学 谢奇 说一说:你听说过长征吗?通过什么途径?有什么感想? 写一写:对于长征你有哪些疑问? 1931.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中央革命根据地首都瑞金 南京国民政府 1934年前的中国 从1931年起,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又欲进犯华北。 一、长征的背景 蒋介石手书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蒋介石“围剿”红军手令 长征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国民党军人数 共产党军人数 红军指挥者 战略战术 结果 第一次 10 万 4万 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阿法拉伐分油机中文说明Instruction book1.pdf VIP
- 《Java程序设计》教案(思政版).docx VIP
- 四年级上册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共18张PPT).pptx VIP
- AWS B4.0-2016 焊缝机械测试的标准方法(中文版).pdf
- 《绩效与薪酬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中文).docx VIP
- 国开电大学习网网络安全技术形考任务答案.pdf VIP
- 成长赛道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1500字.pptx VIP
- 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计划及培训考核记录.docx VIP
- GB50641-2010 有色金属矿山井巷安装工程施工规范.docx VIP
- 胃癌根治术的手术护理查房2讲课文档.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