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一 章元代文学概论 元朝历史 1、1206-1234: 从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各蒙古部落,在斡难河召开部落首领会议,创立蒙古帝国到灭金统一北方。 2、1234-1279: 1260年,世祖忽必烈即位,建元“中统”。 1271年改国号为“元”。 1276年攻下南宋临安。1279年灭南宋。 3、1279-1368: 元顺帝退出大都(今北京) 元代文学:1234-1368年 元代文学的显著标志:叙述性文学第一次处于文坛主导地位。 (二)疆域辽阔,经济繁荣,俗文学兴盛 ▲农业、手工业、工商业的发展 ▲城市经济的繁荣 ▲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社会中轻商观念的转变 张之翰《议盗》: “观南方归附以来,负贩之商,游手之辈,朝无担石之储,暮获千金之利。” 《马可?波罗行记》记载了当时大都的盛况: 商人众多,商业工艺之民,大多制造丝、武器和鞍鞯,以及各种商品。 外界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营业之妓女,娟好者达两万人,每日商旅及外侨往来者,难以数计,故均应接不暇。至所有珍宝之数,非世界上任何城市可比。 (三)思想文化多元 ▲程朱理学官方地位的确认 元仁宗初,程朱理学正式成为官学。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考亭书院重建文公祠堂记》: 群经、四书之说,自朱子折衷论定,学者传之,我国家尊信其学,而讲诵授受,必以是为则,而天下之学皆朱子之书。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跋济宁李璋所刻九经四书》: 而朱氏诸书,定为国是,学者尊信,无敢疑二。 ▲儒学影响有限 汪元量《自笑》: 释氏掀天官府,道家随世功名。 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 ▲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四)民族文化融合,形成元代文学独特的风格 二、元代文学的分类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 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一)元曲 (二)话本小说和说唱文学 (三)元代诗歌 (四)元代散文 (五)元代词 叙述文学:元曲、话本小说 抒情文学:散曲、传统诗词 (一)元曲 1、杂剧 元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文学,它标志着中国戏剧的成熟。 2、散曲 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数。 小令:单支曲; 套数:由两支以上宫调相同的曲子联缀而成的组曲,也称套数、散套。 3、南戏 南戏是由南方语言和南方音乐组合而成的戏曲样式,最初流行于浙江温州一带,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剧目210多种。代表作为高明的《琵琶记》。 (二)话本小说和说唱文学 1、话本 “说话”:是一种技艺,一种职业,是古代民间艺人讲说故事的特殊名称,相当于后世的“说书”。因说话而出现的说话人依据的底本,后世统称为“话本”。 宋代“说话”四家:小说;说经;讲史;合生。 小说:以讲烟粉、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 《错斩崔宁》、《碾玉观音》 说经:演说佛经;《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讲史:讲说前代兴衰成败争战权谋之事; 《大宋宣和遗事》、《五代史平话》 合生:即兴之作 2、诸宫调 诸宫调是一种有说有唱,而以唱为主的文艺样式,唱的部分用各种宫调的曲子联套演唱,故称诸宫调。 北方诸宫调多以琵琶、筝伴奏,也叫“扌刍弹词”、“弦索”;南方以笛子伴奏。 今存诸宫调: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 金·董解元《刘知远诸宫调》 元·王伯成《天宝遗事诸宫调》 三、元杂剧的审美情趣 (一)元代文学的审美特征——自然、显畅 ▲“自然”——真实摹写“时代之情状”、崇尚“本色” 王国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曰:自然而已矣。” ▲“显畅”——题旨显露、酣畅淋漓 (二)元代文学的审美情趣——“大异于温柔敦厚”,不以简古含蓄为美。 珠帘秀[正宫·醉西施]《无题》: 便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曾瑞[黄钟·醉花阴]《怀离》: 待私奔至死心无憾。 四、元杂剧 据钟嗣成的《录鬼簿》和贾仲明(一说无名氏)《录鬼簿续编》等书载,元明之际可考剧作家有220多人,剧目近600种。 (一)元杂剧兴盛的主要原因 1、南北统一、都市经济的繁荣为元杂剧的发展准备了社会物质条件 2、元杂剧的兴盛是戏曲艺术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1)戏曲艺术的历史发展 (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