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测量方法.doc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测量方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起重机主梁上拱度和悬臂上翘度的测量方法 1. 测量条件:室内起重机应水平放置,并无强辐射和热源影响;室外起重机应水平放置, 并无风、无日照。 当测量时,有日照影响,其实测上拱值应为测得的上拱值减去附表 2.1 的修正值。 2. 上拱度应在跨中 S/10 区域内测量;悬臂上翘度应在悬臂全长处及最大有效悬臂处分 别测量(后者为与测下挠度值比较)。 3. 计算上拱度值或上翘度值的基准点。当采用电动单梁起重机时,应为两侧大车车轮中 心向跨内约 500~600mm 处确定的基准点;当采用通用桥式起重机及通用门式起重机时, 应为主梁上翼缘板的测量线与大车轮中心铅垂线的交点。 4. 当有条件时,可以用经纬仪、水准仪等测标高的方法进行基准线测量,亦可以张紧的 钢丝进行基准测量。 5. 测量时,宜清除小车自重的影响。 6. 电动单梁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测量(附图 2.1),应采用 15kg 的重锤将直径为 ф0.49~ф0.52mm 的钢丝拉好(附图 2.1),测出上拱度测量值△F 测。上拱值应按下式计 算: F=△F 测-△g (附 2.1) △f测式中: F----上拱度值(mm △f测 △F 测 ----上拱度测量值(mm); △ g -----钢丝下垂修正值(mm),可按附表 2.2 取值。 500~600 测上拱度时钢丝固定点 s 500~600 附图 2.1 电动单梁起重机上拱度测量 起重机械作业指导书 附表 2.1 测量上梁上拱度的日照温度差扣除值 跨度 S(m) 上下翼缘板的温度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扣 除 值(mm) 10.50 0.35 0.70 1.05 1.40 1.75 2.10 2.45 2.80 3.15 3.50 3.85 4.20 4.55 4.80 5.25 5.70 59.95 13.50 0.45 0.90 1.35 1.80 2.25 2.70 3.15 3.60 4.05 4.50 4.95 5.40 5.85 6.30 6.75 7.20 7.65 16.50 0.53 1.06 1.59 2.13 2.65 3.18 3.71 4.24 4.77 5.30 5.88 6.36 6.89 7.42 7.85 8.48 9.01 19.50 0.67 1.34 2.01 2.68 3.75 4.02 4.69 5.46 6.03 6.70 7.37 8.05 8.71 9.38 10.00 10.72 11.89 22.50 0.80 1.60 2.40 3.20 4.00 4.80 5.60 6.40 7.20 8.00 8.80 9.50 10.40 11.20 12.00 12.80 13.60 25.50 0.90 1.80 2.70 3.60 4.50 5.40 6.80 7.20 8.10 9.00 9.00 10.80 11.70 12.80 13.50 14.40 15.80 28.5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 16.00 17.00 31.50 1.10 2.20 3.30 4.00 5.50 6.60 7.70 8.80 9.90 11.00 12.10 13.20 14.30 15.40 16.50 17.60 18.70 注: ①上翼板的温度应在主梁中段位置的横筋板之间、受阳面轨道侧附近测量; ②下翼缘板的温度应在主梁中段位置两横筋板之间、翼缘板中心位置测量; ③对起重量为 30~50t 的起重机,表中数值应乘以 0.85; ④非标准跨度的起重机,可以用比例插入法计算。 起重机械作业指导书 附表 2.2 测量跨中上拱度时钢丝下垂修正值△g 起重机跨度(m) 钢丝下垂修正值(mm) 10 、10.5 1.5 13、13.5 2.5 15.5、 16、 16.5 3.5 18.5、 19、 19.5 4.5 21.5、 22、 22.5 6 24.5、 25、 25.5 8 27.5、 28、 28.5 10 30.5、 31、 31.5 12 33.5、 34、 34.5 14 7.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跨中上拱度的测量(附图 2.2),应用 15kg 的重锤将直 径为φ0.49~φ0.52mm 的钢丝绳按附图 2.2 拉好,钢丝位置在主梁上翼缘板宽 度中心,当已铺好轨道时,钢丝可稍偏离宽度中心,并宜避开轨道压板,再将两 根长度为 h 的等高棒于端梁中心处并垂直于端梁,测量出主梁在跨中横筋板处的 上翼缘板表面与钢丝间的距离,找出拱度最高点即为上拱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