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 第二单元 法律与秩序 考点23 消费者权益名师优质课件.pptxVIP

中考政治 第二单元 法律与秩序 考点23 消费者权益名师优质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点23 消费者权益;2013—2015年江西省中考试题统计与命题展望;1.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是什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有什么重要意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2)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生产的发展,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让人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2.我国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应履行哪些义务? (1)消费者的权利:安全权、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结社权、获得教育权、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权、个人信息得到保护权、监督权等九项权利。 ①安全权: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接受的服务,不能危害生命和财产安全。 ②知情权:消费者有权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 ③自主选择权: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种服务。 ④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 ⑤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受到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⑥人格尊严与民族风俗习惯获得尊重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2)消费者的义务:消费者应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上帝”。例如,到商场购物,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维护生产经营者的正当利益;等等。;3.作为消费者,我们应怎样炼就一双“慧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2)主动学习和掌握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 (3)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交易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警惕。在侵权行为发生以后,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不轻信广告宣传;不盲目追随其他消费者;从信誉高、服务态度好的正规商家购买商品;向经营者索要发票并注意保存等。 4.消费者在合法权益受损时,可以通过哪些正当、合法的途径去维权?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协会或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特别提示1.制假售假行为主要侵犯的消费者的权利有哪些? (1)安全权。假冒伪劣产品可能使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制假售假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 (2)知情权。假冒伪劣产品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信息是虚假的。制假售假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3)公平交易权。假冒伪劣产品的质量没有保障。制假售假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2.在购买食品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尽量到正规商场购物,确保食品质量。 (2)在购买蔬菜、瓜果时,要选择新鲜的、无公害的。 (3)看食品外包装的标识,看清厂家、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4)购买食品一定索要有效购物凭证,防患于未然。 (5)遇到问题食品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5.怎样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1)国家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2)执法机关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裁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3)社会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4)社会要加强舆论监督。 (5)经营者要提高道德素质,诚信经营;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经营。 (6)消费者要学习有关消费的知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增强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要懂得依法维权,要依法行使监督权。;特别提示1.中学生应如何进行合理消费?(消费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在消费时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2)消费前,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3)用环保的眼光选购商品,学会绿色消费。 (4)适度消费,提倡节俭,更应注重精神消费。 2.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到绿色消费?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1)①认清绿色标志以保护自身健康。②选用无氟产品以保护臭氧层。③购买无磷洗衣粉以保护江河湖泊免受污染。④购买环保电池以防止汞镉污染。⑤选择绿色包装以减轻垃圾污染。 (2)意义: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误区警示 误区一: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只有权利,没有义务。 分析:这种看法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依法享有多种权利,但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维护市场秩序,做有修养、守秩序、道德高尚的消费者。 误区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主要靠国家和生产者、经营者。 分析:该观点是片面的。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