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烧伤急救现场处置方案 编制单位:XX车间 2013年2月16日编制 2018年2月16日修订 目录 1 事故特征 505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505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505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及特征 505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506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507 2.1 应急组织机构 507 3 应急处置 508 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508 3.2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508 3.3 应急处置措施 509 3.5报警方式及报告相关内容要求 511 4 注意事项 512 附件1:相关应急人员联系电话 513 1 事故特征 1.1 危险性分析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 (1)电弧灼伤:皮肤炭化发硬,红肿。 (2)火焰灼伤:皮肤起泡、干结。 (3)高温汽、水烫伤:皮肤发工、脱皮、起泡。 (4)化学品灼伤:皮肤烧伤、起泡、脱皮。事故征兆及发生条件:个人防护用品缺失,高温部位缺少隔离或防护,违规操作工器具,违规使用化学品等。 1.2 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序号 部位 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或装置 1 精制区 泵房电设备引起的着火,化学物品泄露引起的灼伤 2 分离区 泵房电设备引起的着火,化学物品泄露引起的灼伤 3 反应区 泵房电设备引起的着火,化学物品泄露引起的灼伤 4 醚化区 泵房电设备引起的着火,化学物品泄露引起的灼伤 5 办公区 用电设备漏电引起的着火灼伤 1.3 事故可能发生的季节和危害程度及特征 1.3.1可能发生的季节 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可能发生。 1.3.2 造成的危害程度和特征 Ⅰ度灼伤损伤最轻。灼伤皮肤发红、疼痛、明显触痛、有渗出或水肿。轻压受伤部位时局部变白,但没有水疱。 Ⅱ度灼伤损伤较深。皮肤水疱,水疱底部呈红色或白色,充满了清澈、粘稠的液体。触痛敏感,压迫时变白。 Ⅲ度灼伤是指皮肤全层灼伤。灼伤表面可以发白、变软或呈黑色、炭化皮革关。破坏的经细胞可使灼伤局部呈鲜红色,偶有水疱,灼伤区的毛发容易拔出,感觉退减。Ⅲ度灼伤区域一般没有痛觉,因为皮肤的神经末梢被破坏。 Ⅳ度灼伤是指除皮肤全层灼伤外,还伤及皮下组织如肌肉、骨骼等,也称为毁损性灼伤,修复难度大,恢复时间长。 1.4 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用电设备有漏电现象; 1.4.2 动火前未做好防护措施; 1.4.3 管线泄露; 1.4.4作业人员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1.4.5 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 1.4.6蒸汽管线泄露未处理。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 应急组织机构 成立事故应急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组织人员如下: 组 长:车间主任 副组长:车间副主任、车间安全员 成 员:车间干部、当班人员 (事故发生时,如组长不在,由副组长任组长) 2.2应急组织职责: 2.2.1组长负责事故发生时的生产指挥工作,采取紧急措施限制事故的扩大,负责组织指挥全班人员进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应急救援和现场处置,并对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所可能造成的事故预想,以及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后的汇报和触电人身伤亡事故升级扩大的报警。 2.2.2 负责及时、准确地将紧急事故发生的性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向应急指挥小组或应急办公室汇报,并根据指挥部命令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展开事故处理工作。 2.2.3 加强与集控中心的调度联系,及时、准确汇报现场事故情况,并根据其调度指令严格执行有关操作。 2.2.4 当班人员负责根据组长的指挥,进行现场救援所需相关设备的倒闸操作。 2.2.5 全面记录事故发生和事故应急处理经过。 2.2.6组织现场恢复工作,尽快恢复受影设备正常运行。 2.2.7 参与事故预案演练和预案的修订工作。 3 应急处置 3.1事故初步判定的要点与报警时的必要信息 击目者发现事故发生要第一时间进行高声呼救,同时拨打或要求其他目击者拨打应急电话,向应急指挥小组报告事故的相关信息。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前期的应急处置工作。 3.2 应急处置相关程序 3.2.1 事故报警程序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当班班长,班长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报告生产部当班调度、本单位负责人,由当班调度、单位负责人将事故信息上报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相关部门,应同时拨打120报警求救。 3.2.2 应急措施启动程序 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事故信息报告现场处置指挥小组,现场处置指挥小组接到报警后;各成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对警情做出判断,确定是否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启动现场处置方案后,应急响应程序要及时启动。 3.2.

文档评论(0)

阿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