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篆基本部首.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0 篆书的种类特点及其代表作:小篆 小篆又称秦篆,是秦统一后经过丞相李斯整理的一种通行书体。秦统一前由于长期地域割据,“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书写形式很不一致,一字多形现象十分严重。如“羊”就有二十多种写法,给发展经济和文化交流带来极大不便。故在统一货币、车轨和度量衡制度的同时,又着力推行“书同行”政策。《说文解字·叙》记“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苍天颉篇》,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胡毋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可见小篆系由籀文大篆沿革演变而成。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废除异体,而创秦篆,统一了全国的文字。这种书体更趋简化,线条园匀,字呈竖势。是我国汉字的一大进步,也是汉字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里程碑。为后来楷、隶、行、草诸书的变革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篆有的是铸造在铁器上,有的刻在石碣、石碑上,从目前所见的实料看,秦篆一般铸造刻在铁器及度量衡器、符印、货币、诏板上。字有大有小,章法自然,结字端庄,分行布白工整,为小篆的精华和代表。其传世代表作有《秦山刻石》残部,仅存10字。另有《泰山》、《琅琊台》二石真迹拓片存世,《会稽》、《峄山》后人摹刻本传世,据传上述刻石皆为李斯所书。 泰山记得石也称封泰山碑,秦王政28年(公元前219年)始皇东巡泰山而立,丞相李斯所书。石高4尺,四面环刻文字,三面为始皇诏,一面为二世诏,内容主要是“颂秦德”。字体小篆,原残石现存岱庙。其传世拓本较多,其特点是笔画圆润,挺遒流畅,笔笔如铁线;结体端庄严谨;字形稍长,造型健美;分行布白体势工整,为小篆之代表。唐李嗣真云:“李斯小篆之精,古今绝妙。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均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贵宝。” 峄山刻石俗称峄山碑,为秦始皇28年(公元前219年)登峄山(山东邹县)所立,传为丞相李斯所书,小篆。内容前为始皇诏,144字,自“皇帝曰”以下为二世诏,计79字,字略小。二世诏刻于公元前209年。其石久佚。现所见均为后摹写,虽多失秦篆古厚的笔势,但其笔画清劲,圆转宛通,对研究篆书艺术的演变有重要价值。秦诏版为秦始皇26年(公元前221年)所作,记秦始皇的颁布诏内容。其笔画劲遒,书风随意自由,大小相同,随势生姿;字间行间,时疏时密,虽不齐整,前后成趣。 篆书第一周:书篆执笔姿势 学书有序,必先执笔得法,得法才能挥毫运墨,得心应手。古人关于如何执笔有许多论述,名目繁多,这里不多作赘述。因篆书主要是中锋行笔,笔锋运行轨迹始终在线条的中轴线上,故书写的每一点每一画,都要“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所以,本篇就只针对篆书,讲讲如何执笔。包世臣在《艺舟双楫》说:“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这就首先告诉我们,身法是执笔的前提。两足平踏于地,才能气上浮,气上浮才能力聚指。因此,写篆书最好采用站立姿势,站立才能足安。两只脚用力据地,使上下取得一致,才能达到“尽一身之力而送之”。站立书写,头可自然微向前倾,两臂微开,两足微分,平踏于地(写较大的字幅,右脚可稍前踏出)。用笔时,悬肘悬腕,沉肩坠肘,由尾闾发劲上行,通过肩井、曲池、合谷而达到笔尖,再跟着笔送到笔画尽端。有一部分松懈,就达不到笔有全力。其实这和练气功有许多相通之处,气功强调“心静体松,以意引气”,书法主张“静中求动,形神合一”;太极拳“运劲如抽丝”,书法用笔“如虫蚀木徐徐运”,这些道理是——样的。初学者在练习执笔时可相互体会,自能悟出。 执笔要指实、掌虚、腕平。指实亦当五指共执,笔在中间,各指横平,虎口朝天,与水平面平行而呈圆形,大指和食指构成的圆环,谓之“龙睛”,即“古龙睛法”,此法便于运用肩臂与周身之力,执笔的右臂大幅度拉开,横在身子前方,来往也觉便利,腕亦自觉能圆,笔画也自能挥运自如,入木三分。总的来说,应该是:姿势——站立、头正、身略向前、臂开;执笔——悬肘、指实、腕平、掌虚。 小篆的特点和基本笔法的练习 (一)小篆的特点 小篆的结体不同于隶书、楷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三比二。 二、是上紧下松,小篆的大部分字主体部分在上大半部,下小半部是伸缩的垂脚。当然也有下无脚的字,主体笔画在下部,上出的部分则可以耸起。 三、是笔画横平竖直,粗细均匀,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方中寓圆,圆中有方,使转圆活,富有奇趣。 四、是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左右上下对称,这是篆书不同于其他书体的重要特征。有独体对称,有字的局部对称,还有圆弧形笔画左右倾斜度的对称。 (二)小篆的基本笔法: 掌握小篆的基本笔法,是学好篆书的基本功。小篆的基本笔法应当用“中锋用笔”来概括。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