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盐和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研究.pdfVIP

硫酸盐和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兔兔 第4期 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 No.4 2015年8月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ug.2015 DOI:10.16198/i.cnki.1009-640X.2015.04.011 刘道维,刘本义,李向东,等.硫酸盐和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研究[J].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15(4):69—74 (LIU Dao—wei,LIU Ben—yi,LI Xiang—dong,et a1.Prope~y analysis of concrete under coupling action of sulfate and wet—dry cycles[J]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15(4):69-74.) 硫酸盐和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性能研究 刘道维 ,刘本义 ,李向东 ,袁 杰。 (1.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2.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3.哈 尔滨工业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摘要:试验主要研究了粉煤灰与矿渣粉掺量以及新拌混凝土含气量对混凝土在硫酸盐和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 质量损失、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等性能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过3个干湿循环周期后,掺有矿物 掺合料的混凝土试件强度增长大于基准组混凝土;从第4个干湿循环周期开始,掺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试件的 质量损失均小于基准组混凝土,且试件质量损失大大减少;掺加矿渣后,混凝土试件经过6次干湿循环周期,相 对动弹性模量仍保持在60%以上;粉煤灰和矿粉复掺对混凝土的抗硫酸盐干湿循环破坏能力有所提高,当粉煤 灰与矿粉比例为3:1时,采用复掺对改善干湿循环过程中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的效果最好。并且,混凝土中 适当引气也可提高其抗硫酸盐干湿循环性能。 关 键 词:硫酸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耐久性;动弹性模量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640X(2015)04-0069-06 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问题日益突显,特别是当混凝土在氯盐、硫酸盐等腐蚀性盐环境中时,其性能劣化 更为明显。硫酸盐侵蚀是混凝土结构化学腐蚀中最为广泛和普遍的形式,被认为是引起混凝土材料失效破 坏的四大主要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腐蚀性盐进入混凝土内部需要随着水分一同迁移,所以当混凝土 处于水位变动区等长期受干湿循环作用的环境中时,盐的腐蚀作用和干湿循环作用将发生耦合,这种耦合作 用会使混凝土材料的劣化速度和破坏机理发生变化。国内外学者对于硫酸盐与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混凝土 性能的变化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但相关研究成果间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针对硫酸盐和干湿循环共同作用条件,对混凝土质量损失、抗压强度和相对动弹性模量变化等性能 进行研究,以期对处于硫酸盐和干湿循环条件下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施工和服役期性能监控提供参考。 1 试验用原材料及试验方案 1.1 原材料 本次试验中水泥采用亚泰集团哈尔滨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0 42.5水泥,细集料采用哈尔滨五常中 砂,级配满足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中Ⅱ区中砂要求,其他主要性能指标为:细度模数2.9,含泥量 1.10%,松散堆积密度1 560 kg/m ,表观密度2 650 kg/m 。粗集料选用碎石级配为5—16 mm的连续级配碎 石,其含泥量0.55%,泥块含量0.08%,针片状含量6.7%,表观密度2 700 kg/m。。混凝土外加剂选用UNF一5 萘系减水剂,其减水率为25.4%,7 d抗压强度比为 145%,28 d的为 140%,泌水率比为14.5%,含气量 收稿日期:2014—09—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道维(1968一),男,黑龙江庆安人,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施工、水工材料研究工作。

文档评论(0)

最爱的人是自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