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9学年高中语文 12 长亭送别 粤教版必修5.pptVIP

18-19学年高中语文 12 长亭送别 粤教版必修5.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12 长亭送别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1.(1)进一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与成就;(2)鉴赏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与富于文采的曲词。 2.(1)欣赏崔莺莺的形象;(2)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3.认识《西厢记》反封建礼教斗争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爱情观。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1.连线作者 王实甫,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详,元代前期杂剧作家。他的创作活动大致在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长期混迹于教坊、行院,与艺伎为伍,是位不得志的落拓文人。编撰杂剧13种,只有代表作《西厢记》《丽春堂》传世,《贩茶船》《芙蓉亭》各传曲文一折,余则散逸。王实甫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吸收了当时民间生动活泼的口语,继承了唐诗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融合百家之长,创造了文采斑斓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文采派最杰出的代表。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2.写作背景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西厢记》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书生张生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以身相许。后来张生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西厢记》就由此加工创作而成。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西厢记》这部戏写书生张生在普救寺巧遇前相国之女崔莺莺,二人一见钟情。时有孙飞虎起兵作乱,乱军包围了普救寺,欲夺莺莺为压寨夫人。老夫人在危急中许下诺言,谁能破贼解围,就将莺莺嫁与他为妻。张生挺身而出,写信给友人白马将军杜确,杜确领兵前来解围,救了崔氏一家。事后崔母悔婚,令张生与莺莺兄妹相称。莺莺侍女红娘仗义相助,先教张生隔墙弹琴,打动莺莺,又为他们传递书简,让二人背着老夫人私下幽会。后两人来往之事被老夫人发现,便把红娘叫来拷问。红娘反责老夫人出尔反尔,忘恩负义,并称此事若张扬出去,于崔家名声不利,不如答应两人的婚事。老夫人无奈,只得答应了张生与莺莺的婚事。但老夫人又以崔家三代不招白衣秀士为由,逼张生赴京应试,待张生应试及第后,才允许他与莺莺成亲。长亭送别,二人恋恋不舍。张生考中状元后荣归河中,终于获得美满婚姻。课文节选部分是莺莺在长亭为张生赴京赶考送行的一折戏。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3.词语积累 (1)余荫:这里指受到长辈的庇护。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2)厮守:相聚相守。 (3)罗帏:床前罗帐。 (4)胸臆:指心里的话或想法。 (5)举案齐眉:东汉梁鸿与妻子孟光相爱相敬,每次吃饭时,孟光总要把盛饭菜的盘子高举至眉前递给丈夫,表示敬重。 (6)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比喻为微不足道的虚名小利而奔走。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4.词义辨析 (1)徘徊 彷徨 辨析二者的本义都指在一个地方走来走去。前者多用本义,用于比喻义则少见;后者多用于心神不定、心情不好的情况,用比喻义居多。 判断正误: ①他彷徨在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 × ) ②“限购令”挑起了购房者的徘徊情绪,从短期来看,销售量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 × )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2)谂知 稔知 辨析二者都是“知道”的意思。“谂知”指深知,程度重。“稔知”指熟知。 判断正误: ①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比别离情更增十倍。( √ ) ②他和老张共事20年了,稔知其为人。( √ ) (3)杯盘狼藉 凌乱不堪 辨析二者都形容凌乱。“杯盘狼藉”指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凌乱不堪”形容没有秩序、十分不整齐的样子。 判断正误: ①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 √ ) ②几个孩子把客厅搞得凌乱不堪。( √ )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基础练习 课文图解 整体感知 1.以时间为线索,用四个小标题概括“送别”的内容。 提示:送别途中——长亭饯别——临别叮嘱——惜别目送。 2.阅读曲词【端正好】,回答下面的问题。 (1)【端正好】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由哪些意象组成? 提示:描绘了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暮秋霜林图:蓝天白云,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林染红,还有一个哀怨的泪人儿。 (2)这幅图画有无人的主观感情?体现了主人公什么感情? 提示:有。“总是离人泪”一句即体现了主人公离别前伤感悲凉的心境。 学习目标 走近作品

文档评论(0)

静待花开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