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设备及管道定点测厚指导意见
第一章 总 则
1.1 为规范设备、管道的测厚工作,及时发现因腐蚀、冲刷引起的
事故隐患,防止发生安全事故,依据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制定本指导意见。
1.2 本指导意见适用于炼油与化工分公司归口管理的炼化企业。
第二章 测厚布点原则
2.1 各地区公司根据装置运行特点,制定设备、管道测厚工作的具
体实施方案,合理选择测厚部位,建立健全测厚台账,并对测厚作业人员
进行技术培训。
2.2 测厚点的选取应优先考虑下列部位:
2.2.1 管道腐蚀冲刷严重的部位:弯头、大小头、三通及喷嘴、阀门、
调节阀、减压阀、孔板附近的管段等;
2.2.2 流速大(大于 30m/s)的部位,如:常减压转油线、加热炉炉
管出口处、机泵出口阀后等;
2.2.3 环烷酸腐蚀环境下的气液相交界处和液相部位;
2.2.4 硫腐蚀环境下气相和气液相交界处;
2.2.5 流体流向的下端(包括焊缝、直管)容易引起严重冲刷的部位;
2.2.6 同一管道的热端;
2.2.7 换热器、冷凝器、空冷器的流体入口管端;
2.2.8 流速小于 1m/s 的管道,易发生垢下腐蚀的部位;
2.2.9 盲肠、死角部位,如:排凝管、采样口、调节阀副线、开停
工旁路、扫线头等;。
2.2.10 塔、容器和重沸器、蒸发器的气液相交界处;
2.2.11 常压金属储罐的罐壁最下部圈板、顶板。
2.3 输送腐蚀性较强介质的管道,还应对其直管段选点测厚。
2.4 介质腐蚀性较轻的管道一般在直管段(两个弯头间的连接管)
安排一处测厚点,在弯头处安排一处测厚点。
2.5 合理选择管道测厚点,以方便操作为原则(腐蚀特别严重,需
特别重视的部位除外)。
2.6 对大小头、弯头、三通管、调节阀或节流阀后、集合管等有关
管道常见结构的布点位置可参考附图。(见附录 1)
129
2.7 管道上同一截面处原则上应安排不同方向 4 个测厚点,一般布
置在冲刷腐蚀可能严重的部位和焊缝的附近(主要在介质流向的下游侧)。
2.8 重点测厚管道
2.8.1 温度小于 120℃含有水份的物料管道。
2.8.2 温度区域在 240℃ --340℃的物料管道。
2.8.3 温度区域在 340℃ --400℃曾经产生过明显减薄或发生过腐
蚀失效的物料管道。
2.8.4 温度大于 400℃的所有物料管道。
2.9 改、扩建项目投用后,管道配管与设计存在偏差,应改变测厚
布点。
第三章 测厚频率的确定
3.1 当腐蚀速率在 0.3 ~ 0.5mm/a 或剩余寿命在 1~1.5 年之间时,
应每三个月测定一次。
3.2 当腐蚀速率在 0.1 ~ 0.3mm/a 或剩余寿命在 1.5 ~ 2 年之间时,
应每六个月测定一次。
3.3 当腐蚀速率小于 0.1mm/a 时,可在每次停工检修时测定一次。
3.4 对腐蚀极为严重(腐蚀速率大于 0.5mm/a)或剩余寿命小于 1 年
的部位应进行监控,对监控部位应增加测厚频率。
3.5 停用设备及管道重新启用前应进行测厚检查。
3.6 当原料中腐蚀介质含量发生明显变化时,应适时调整测厚频率。
3.7 当介质流速发生较长时间的明显变化时,应适时调整测厚频率。
3.8 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如保温防腐层破损、长时间水淋或浸水、
腐蚀性介质浸润、火灾后、频繁开停车、停工保护措施不到位、衬里层破
损、分离器损坏或分离效率下降的下游设备等,应适时调整测厚频率。
第四章 测厚方法及数据处理
4.1 测厚仪器采用超声波测厚仪,精度不低于 0.1 mm,测量误差应
在 ±(H/100+0.1)mm 范围内(H — 壁厚,mm)。
4.2 应根据被测设备及管道的温度选择适当的探头和耦合剂,对
100℃以上的测厚部位应采用高温探头和高温耦合剂。
4.3 每次测厚前,应对测厚仪器进行标定,同时对被测对象进行表
面处理,确保检测数据准确。
4.4 用刷子或锉刀清除工件表面疏松的氧化皮、铁锈、污物、涂层,
130
确保测厚点平整。
4.5 当两次测厚值的偏差超出测量误差时,应重新测定,且以复核
后所测最小值为准。
4.6 容器、管道一般在所选部位同一截面对称 4 点。
4.7 常压金属储罐罐壁最下部圈板按不同方向分布至少测 8 点,其
他圈板的测点可沿盘梯选择,每圈板至少选择 1 个测点,顶板随机抽查
不少于 4 点。
4.8 对中高温条件下(100℃ ~ 500℃)的测厚,应对所测数据进
行修正。现场测试时,根据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的现场温度调好声速,进行
测厚。(供参考)
4.9 腐蚀速率按下式计算:
腐蚀速率(mm/a)=
某两次所测得的厚度差(mm)
对应两次测厚的间隔时间(a)
4.10 剩余寿命估算
4.10.1 剩余寿命的计算方法是:用所测得的实际壁厚减去按照
GB150 确定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导学案.doc VIP
- 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省一等奖】.docx
- Hasselblad哈苏相机X2D II 100C User Manual - 简体中文用户手册说明书(中文版).pdf
- 中国计量大学803传感器技术1--2011--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pdf VIP
- 参保单位派出证明.docx VIP
- 2025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联考英语试卷(含官方答案)原卷.pdf
- DB23_T(1621.10-1621.14)-2015: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施工操作技术规程(三).pdf VIP
- 12YJ1工程用料做法.docx VIP
- 中考冲刺励志文案【90句】.pdf VIP
- 05175税收筹划自考课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