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危药品
目录
定义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目录
高危药物典型案例
高危药物风险防范措施及评价
附录一
附录二
编辑本段 定义
高危险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
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1995~1996 年间, 美国 的医疗安全协会 (theInstitutefor
SafeMedicationPractices
, ISMP)对最可能给患者带来伤害的药物进行了
一项调查,共有 161 个医疗机构提交了研究期间发生的严重差错。结果表
明,大多数致死或严重伤害的药品差错是由少数特定药物引起的
[2] 。 ISMP
将这些若使用不当会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死亡的药物称为“高危药
物”,其特点是出现的差错可能不常见,而一旦发生则后果非常严重
[3] 。
2003 年 ISMP 第一次公布了高危药物目录,
并在 2007,2008 年进行了更新,
2008 年高危药物目录见表
1。除了 19 类高危药物, ISMP 目录还包括以下
13 种高危药物:秋水仙碱注射液、依前列醇注射液、
胰岛素注射液 、硫酸
镁注射剂、甲氨蝶呤片(口服,非肿瘤用途)、阿片酊、 缩宫素注射液 、硝普钠注射剂、浓 氯化钾注射液 、磷酸钾注射液、异丙嗪注射剂、 浓氯化钠注射液 、 100mL 或更大体积的 灭菌注射用水 (供注射、吸入或冲洗用)
。 ISMP 确定的前 5 位高危药物分别是:胰岛素、阿片类麻醉药、注射用
浓氯化钾或磷酸钾、静脉用抗凝药和高浓度氯化钠注射液( 0.9 %)。
编辑本段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1、高危险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 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具体品种见附录。
2、高危险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3、高危险药品存放药架应标识醒目,设置黑色警示牌提示牌提醒药学
人员注意。
4、高危险药品使用前要进行充分安全性论证,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
用。
5、高危险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6、加强高危险药品的效期管理,保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7、定期和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并定
期总结汇总,及时反馈给临床医护人员。
8、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经过药事管理委员会的充分论证,引进后及时将药品的信息告知临床,指导 临床合理用药 和确保用药安全。 ;
编辑本段 高危药品目录
一、高浓度电解质制剂:
1、 10%氯化钾
2、 10%的氯化钠
二、肌肉松弛剂 :
1、短效 (5-10min) :氯化琥珀胆碱 (司克林);
2、中效 (20 -30min) :维库溴铵(仙林针)、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爱
可松针);
3、长效 (45-100min)
:哌库溴铵(阿端)
三、细胞毒化药物 :
1、作用于 DNA化学结构的药物: 阿霉素(脂质体:楷莱)、白消安、
环磷酰胺、卡铂、顺铂(顺可达)、丝裂霉素、阿柔比星( 阿克拉霉素 )、
奥沙利铂( 艾恒 、乐沙定)、白消安、苯丁酸氮芥(留可然)、吡柔比星、表柔比星( 艾达生 )、卡莫司汀(卡氮芥)、柔红霉素、异环磷酰胺(匹服平针)
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羟基脲、氟达拉滨(福达华)、吉西他滨(键择)、卡培他滨(希罗达)、巯嘌呤、脱氧氟尿苷( 艾丰、氟铁龙)
3、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放线菌素 D(更生霉素针)、平阳霉素(博
莱)
4、作用于 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 I 抑制剂 :拓扑替康( 金喜素 )
5、作用于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长春新碱、 高三尖杉酯碱 、依托泊苷(威克)、 长春地辛 (托马克注射液)、 长春瑞宾 (艾克宁、盖诺、诺维本)、多西他赛( 艾素 、泰索帝)、三尖杉酯碱、替尼泊苷(邦莱、卫萌)、依托泊苷、紫杉醇(泰素、海王、福王)
6、其他细胞毒药物:门冬酰胺酶 (L -门冬酰胺酶 )
编辑本段 高危药物典型案例
第一个案例是长春新碱误鞘内注射。长春新碱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
病等肿瘤,只能通过静脉途径给药[5]
。1968 年, SchochetSS 等 [6] 报道了
第 1 例长春新碱误注入鞘内的病例,一名
2 岁半的女孩患有急性淋巴性细
胞白血病( ALL),化疗方案是鞘内注射甲氨蝶呤和静脉注射长春新碱。然
而,长春新碱 3mg 被意外地注入患者鞘内。尽管医生采取了脑脊液置换,
但患者还是出现了致命的神经毒性反应,
3d 后死亡。目前,全球报告的长
春新碱鞘内注射至少有
55 例,分布在美国、加拿大、
英国 、德国、 沙特阿
拉伯 、新加坡、 韩国 和中国等多个国家,多数患者存活期小于
1 个月,只
有少数患者在鞘内注射后立即开展针对性治疗幸存,但伴有严重的神经系
统后遗症 [7] 。 2007 年 7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