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Q/JDL 1.101—2006
PAGE 2
PAGE I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发布2006-11-09实施2006-10-09发布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技术规范Q/JDL 1.101—2006Q/JDL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 发布
2006-11-09实施
2006-10-09发布
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技术规范
Q/JDL 1.101—2006
Q/JDL
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JDL 1.101—2006
PAGE I
目 次
TOC \f \h \t 前言、引言标题,附录标识,参考文献、索引标题,章标题,附录章标题 前 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技术要求 1
4 试验 3
Q/JDL 1.101—2006
前 言
为适应电网发展要求,加强输变电设备技术管理,提高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性,依据国家和国际有关标准,结合近年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科技信息部归口。
本标准由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显军、吕洪林、李武星、姜 勇、祁树文、王 刚、宫福兴、何兴洋、刘 波、王志伟、王延春、徐铁辰。
本标准主要审核人:蔡宏毅、王伯时。
本标准批准人:董恩伏。
本标准由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解释。
PAGE 1
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技术规范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主要技术内容和试验等环节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系统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线路。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951.27-.28—1994 电线电缆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GB 2952—1989 电缆外护层
GB 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6995—1986 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
GB/T 16380.1—2001 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 第一部分:单根绝缘电线或电缆的垂直燃烧试验
GB/Z 18890.1-.3—2002 额定电压220kV(Um =252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
JB/T 8137-1999 电线电缆交货盘
IEC 1034—1、2 电缆在特定条件下燃烧的烟密度试验方法 第一部分:试验设备 第二部分:试验步骤和要求
IEC 60183-1984 高压电缆选择导则
IEC 60287 有关电缆载流量计算的标准
IEC 60754—1、2 取自电缆的材料燃烧时析出气体的试验 第一部分:卤酸气体量的测定 第二部分:用测量PH值和导电率来测量气体酸度的方法
IEC 60811 电力电缆及光缆绝缘与护套材料的通用试验方法
IEC 62067 额定电压150kV(Um =170kV)以上至500kV(Um=550kV)挤包固体绝缘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电力电缆系统 试验方法和要求
技术要求
主要技术内容
使用环境条件
海拔:<1000m。
使用环境温度
a)最高温度:+40℃
b)最低温度:-40℃
使用环境相对湿度平均值:<95%(25℃)。
覆冰厚度:<10mm。
日照强度:≤0.1w/cm2。
最大风速:25m/s(地面以上10m)。
抗震能力:地面水平速度0.3g,地面垂直加速度0.15g,同时作用持续三个正弦波。
Q/JDL 1.101—2006
安全系数:≥ 1.67 。
敷设条件、安装位置及环境
电缆直接敷设在隧道或管井内,隧道内按长期积水考虑。
敷设电缆时,电缆允许敷设最低温度在敷设前24h内的平均温度以及敷设现场的温度不低于-5℃;厂家如有特殊要求请详细说明。
敷设方式主要为履带式电缆输送机敷设或机械牵引敷设。
使用技术条件
电压
a)额定工作电压: UO/U: 127/220kV;
b)最高工作电压: UOm/Um:145/252kV。
额定频率:50Hz。
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
应满足系统三相和单相短路电流、持续时间要求。
最小弯曲半径
a)敷设安装时:20倍金属护套平均外径;
b)电缆运行时:18倍金属护套平均外径。
导体温度
a)长期正常运行90℃
b)短路(最长时间5s) 250℃
金属外护层接地方式:交叉互联接地或单端接地。
绝缘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