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5 中國古代文學史 明清文学 任课教师:王 岩 第一编 明代文学 ? 概 说? 【教学目标】 1.了解明代文学产生的原因; 2.了解明代文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重点】 明代文学的社会特征和文学特征。 【教学难点】 明代文学特征的多样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手段】 用多媒体授课。 【教学时数】 ?2学时 第一节? 明代社会与明代文学 ?自朱元璋1368年于南京建国,至崇桢皇帝朱由检1644年自缢煤山,明朝灭亡,大明江山历时276年。我们把这几近三百年时间内所发生的文学现象称着明代文学。以其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明代文学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洪武至成化(1368-1487),约120年的时间为明代初期文学;从弘治至万历(1488-1619),约130年的时间为明代中叶文学;自天启至于崇祯时期(1620-1644),20余年时间为明末文学。 历经元末社会的动荡,明朝建国之初,为了缓和社会矛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社会发展,医治战争创伤,也收到了卓有成效的结果。 在经济方面,除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以外,还大力扶持工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这些措施,使社会经济逐渐恢复,生产力大大提高。明中叶,皇室、官僚、地主豪绅、富商大贾,都倚恃特权,大量兼并土地,政府对农民征收的赋税越来越重。广大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流亡,经常发生流民起义。不仅农民无以生存,矿业、盐业生产也受到严重破坏。与此同时,城市经济却得到发展,原因是流民大量涌进城市,为手工业和商业提供廉价劳动力。明中叶以后,商业和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并在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了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分工,苏州成为丝织业中心,松江成为棉织业中心。除家庭手工业外,还出现手工业工场。仅苏州一地当时靠出卖劳力为生的织工、染工就有上万人。其中机工与机户的关系,已经是雇佣劳动者和资本占有者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早期萌芽状态。到了明末,农业生产虽稍有好转,但赋税更加苛杂,吏治腐败,横征暴敛,使大量农民破产流亡,加之灾荒疾疫大面积发生,社会经济濒于崩溃。 在政治方面,明代中央权力高度集中,在客观上起到了巩固政权,稳定局势的作用。明初,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废除了长期沿袭的丞相制,把中央军政大权总揽在皇帝一人手中。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在皇帝指挥下协办政事。朱棣本是藩王,靠宦官发动政变夺得帝位,他宠信宦官,致使宦官干预政事在明代愈演愈烈。明初,还设立“锦衣卫” 、东厂、西厂等机构,实行特务统治,对官吏、文人实行严酷的镇压和控制。中叶以后,皇帝昏庸无道,政治腐败,藩王、宦官和大官僚尽情享乐且奢侈无度。武宗朱厚照整日耽于淫乐宴游,朝政为宦官刘瑾所把持;世宗朱厚璁迷信道教,把炼丹献方道士邵元节、陶仲文封为高官,听任权奸严嵩父子操纵国事二十多年。明末朝政日非,熹宗朱由校时,阉党头目魏忠贤擅权,政治黑暗至极。代表中小地主阶级利益的文人社团东林党、复社、几社,都先后和阉党展开了激烈的斗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终于使明代的统治在以李自成为首的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中宣告灭亡。 在思想文化方面,明代积极提倡程朱理学,以此作为社会的统治思想。朝廷组织大量人力修撰“五经” “ 四书”与《理性大全》,使其广为传播。实行八股文取士制度,以朱熹注“四书”与宋儒注“五经”命题,不许考生发挥自己的思想,以防止“异端”,达到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明王朝对知识分子采取笼络和高压相结合的手段。朱元璋曾开设文华堂招揽天下人才,朱棣还命解缙及其他文士三千人编成大型类书《永乐大典》;另一方面,又对“不为君用”的朝野文士施行残酷杀戮,并百般疑忌,多次大兴文字狱,使社会思想为之窒息。至明中叶,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思想文化才有了显著变化。首先出现了王守仁为代表的“阳明学派”提出“良知”说,反对程朱理学的传统束缚,启发大胆思想;以王阳明的门人王艮为代表的“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 ;思想家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反对封建假道学,并在文学上提出许多精辟见解。明中叶出现的进步思潮,在思想文化界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对明代中后期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节??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 一、明代文学分期。明代文学以嘉靖时期为界分前后两期: 明前期文学:文学名作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戏曲、小说成就较高,《三国》、《水浒》问世。但在诗文方面则是一片沉寂,代表这个时期文学主流的是以宋廉为代表的,在继承程朱理学“文道合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道统文学观,诗歌方面则是稍后,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 明代中叶文学:在诗文方面首先出现的声音是对明初道统文学观和“台阁体”的发难,前后七子打出“复古”大旗,希望以矫正明初文风。后又有唐宋派,起而反对前后七子。但他们却总是疏忽对人

文档评论(0)

jinz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