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点绛唇,汪藻》阅读答案
篇一:点绛唇汪藻
1谢亭送别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释
1、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泛指送别歌。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诗有?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2、水急流:暗指行舟远去,与?日暮酒醒?、?满天风雨?共同渲染无限别意。
3、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创作背景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谢亭,又叫谢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齐诗人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这里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李白《谢公亭》诗说:?谢亭离别处,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复不断的离别,使优美的谢亭风景也染上一层离愁了。
鉴赏
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
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江淹《别赋》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与此同一机杼。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姜斋诗话》)的艺术辩证法。
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状态,也使整个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带有一点逼仄忧伤、骚屑不宁的意味。这和诗人当时那种并不和谐安闲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诗的前后联之间有一个较长的时间间隔。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西楼即指送别的谢亭,古代诗词中?南浦?、?西楼?都常指送别之处。)
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寓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富含蕴,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首诗前后两联分别由两个不同时间和色调的场景组成。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其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而一、三两句分别点出舟发与人远,二、四两句纯用景物烘托渲染,则又异中有同,使全篇在变化中显出统一。
2北陂杏花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注释
1、陂(bēi):池塘。
2、身影:花枝在水中的倒影。身指岸上杏花,影指水中倒影。
3、绝胜:远远胜过。
赏析
《北陂杏花》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融情于景,寄意于物,辞浅而味永。吴之振《宋诗钞〃临川集钞》评价说:?安石遣情世外,其悲壮即寓闲淡中。?作者曾在《咏月》诗中说:?江有蛟龙山虎豹,清光虽在不堪行。?他隐退江宁之后,当初创立的善政美法屡遭保守派反对、阻挠,已日渐式微,常常郁愤慨叹。此诗表面上显得冲旷萧散,实则健朗豪逸,表现出?丰肌健骨?,抒发了作者的立场和操守。
这首绝句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
一、二句写景状物,描绘杏花临水照影之娇媚。首句点明杏花所处地理位臵。?陂?,此处是指池塘。一池碧绿的春水环绕着杏树,预示着勃发的生机。?绕?字用得精巧,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王安石爱用?绕?字摹写山形水势,如他《江上》一诗中说:?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在《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写到:?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又在《钟山即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