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docVIP

2019年高中语文第四专题第16课滕王阁序讲义苏教版必修.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1 - 滕王阁序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王勃(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善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四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檄英王鸡》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又因擅杀官奴获罪.遇赦除名.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秋.王勃南下省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作品   诗集有《王子安集》.代表作品有《滕王阁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咏风》等.散文《滕王阁序》最为著名。 评价   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他的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大。 (二)人物轶事 王勃应举 王勃十四岁不到就去应试。应试之日.到禁卫森严的考场.放眼四观.见全是年长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唯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王勃非常聪敏.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聆教。”这几句话.听者颇觉字字顺耳。主考官此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勃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勃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一)背景链接 滕王阁.是唐永徽四年(653)高祖儿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建造的.以封号为名。唐高宗上元二年(675)秋.王勃赴交趾看望父亲.途经洪州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客.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诸人为这次盛会作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这个二十几岁的青年晚辈.竟不推辞.接过纸笔.当众挥笔而书。阎都督很是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差人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阎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又闻“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沉吟不语。等听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阎都督不得不叹服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唐才子传》则记道:“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 (二)常识整理 Ⅰ.文学常识 骈文 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骈体文.至南北朝时期达到全盛。全篇以双句(俪句、偶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六朝骈文的句式多以四、六字句为主.但常常夹有杂言。唐代开始.骈文的句式更趋规整.出现了通篇四、六字句的骈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的主要特点是通篇文章句法结构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声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一般来说.骈文多重视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Ⅱ.文化常识 1.棨戟遥临。 棨戟:用赤黑色的缯做套子或油漆的木戟.是古代高官出行时用作导引的仪仗。 2.钟鸣鼎食之家。 钟鸣鼎食:古代贵族鸣钟列鼎而食.所以用钟鸣鼎食指代名门望族。 3.望长安于日下。 日下:京城的代称。古代以太阳比喻帝王.帝王所在处称为“日下”。《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头见日.不见长安。’” 4.酌贪泉而觉爽。 贪泉:在广州附近的石门.传说饮此水会贪得无厌.吴隐之喝下此水操守反而更加坚定。据《晋书·吴隐之传》.廉吏吴隐之赴广州刺史任.饮贪泉之水.并作诗说:“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伯)夷(叔)齐饮.终当不易心。” 5.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三尺:衣带下垂的长度.指幼小。古时服饰制度规定束在腰间的绅的长度.因地位不同而有所区别.士规定为三尺。古人称成人为“七尺之躯”.称不大懂事的小孩儿为“三尺童儿”。 eq \f(南昌故       郡,     洪 都 新  府。,南昌是汉朝豫章郡的治所,现在又是洪州都督府的据地。) [eq \o(\s\up7(南昌故郡:汉朝豫章郡的郡治设在南昌,所以说“故郡”。洪),\s\do5(都新府:唐改豫章郡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最爱的人是自己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