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古代诗歌鉴赏一(形象篇)
基础过关
一、[2019·皖北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渭上秋夕闲望①
潘阆
秋色满秦川.登临渭水边。残阳初过雨.何地不鸣蝉。
极浦涵明月.孤帆没远烟。渔人空老尽.谁似太公②贤?
【注】 ①此诗作于潘阆早年落拓江湖之时。②太公:指吕尚。相传他垂钓于渭滨.周文王和他相遇.谈得极为投机.即拜他为师。后来他帮助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中的“渭上”.点明了诗歌作于长安.“秋夕”点明具体的时令和时间.“闲望”是悠闲远眺的意思.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B.首联写景、叙事.“满”字突出了秋意的浓烈.“渭水边”是诗人选取的登临之地.为下文详细地描写秦川秋色做了铺垫。
C.颈联中的“明月”两字.照应了诗题中的“秋夕”.“没远烟”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含有一个时间、空间的变化过程。
D.尾联使用对比手法.拿“渔人”的“空老”和“太公”的“贤”进行对比.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A项.“暗示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说法有误.由诗歌内容来看.诗中抒发的并非“闲望”的悠闲之情。C项.“写出了水面上孤帆疾驰前进的情状”分析有误.“没”指消失不见.根据“孤帆”可知这是一只小船.慢慢地消失在缥缈的水烟之中才符合常理和诗歌意境.从诗中看不出“疾驰前进”的意思。D项.“同时也揭示出‘渔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在于自身才德不够”分析有误.尾联表面上是感叹没有哪个渔人像太公那样贤能.实则是自叹不受赏识.没有太公的际遇。
2.本诗颔联写了哪些意象?运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歌颔联主要写了残阳、雨、鸣蝉三种意象。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残阳初过雨”属于视觉描写.“何地不鸣蝉”属于听觉描写。(如答“动静结合”“声色结合”也可)画面:静谧的黄昏时分.一阵小雨刚过.天上挂着一轮西沉的残阳.四周响起了蝉的鸣叫声。诗人借助不同景物.勾勒出一幅静中有动、时空交融的清新幽美的秋日雨后黄昏图。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写景因抒情的不同而方式各异.常用的写景角度有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动静角度、声色角度(视听角度)、虚实角度、观察视角等。颔联上句写雨后残阳.是视觉角度;下句写秋日蝉鸣.是听觉角度。视听结合.描绘了秋日雨后黄昏的静谧。对于“描绘了一幅……画面”类问题.回答时需总括景物意境特征.并具体描绘画面。
知识拓展:古代诗歌中意象的常见作用
(1)渲染气氛.营造意境。意境的产生离不开意象.当众多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就会创造出与之特征相符的气氛、意境。
(2)借景抒情.为情铺垫。诗歌中的意象可为抒情蓄势做铺垫.使情感的表达水到渠成。
(3)抒情载体.寄托情感。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诗人感情的东西.是诗人用来兴寄思想感情的物、景.是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
(4)贯串全诗.成为线索。意象作为诗歌的线索.把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贯串在一起.融情于景.浑然天成。
二、[2019·陕西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阙题①
刘眘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 ①原题已佚失.唐殷璠《河岳英灵集》辑入此诗时就没有标题.后人加“阙题”两字。
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是全景式的概括描写.写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一样绵绵不绝。“长”字用得精妙.一下子就把“春”这个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
B.颔联从细微处写青溪春景.把镜头对准溪水中的花瓣.用“时有”“远随”两词.暗示青溪上繁花似锦、芳香四溢、落英缤纷的景象.但“落花”流露出感伤之情。
C.尾联在表达上有创意.“幽映”“清辉”一般用来写月光.而这里表现日光.足见柳树的茂密、书斋的幽深.使日光有月色之感。
D.本诗的写作线索是作者自己空间方位的变换.即作者在自己的山居活动中.选取了几个富有代表性的镜头加以勾勒.从而表现自己的心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B项.“流露出感伤之情”错.从整首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内心愉悦.毫无感伤之情。
4.诗的后四句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一级建造师公路桥梁上部结构装配与架设专题模拟试卷及解析.pdf VIP
- 面向领域适配任务的样本重要性重加权迁移学习算法体系分析.pdf VIP
- 2025年通信工程师DCCP协议拥塞控制机制专题试卷及解析-判断题.pdf VIP
- 多源异构医学数据库融合下的知识图谱构建数据标准与接口协议研究.pdf VIP
- 分层式联邦学习框架在复杂图像分割任务中的结构优化与协议演化.pdf VIP
- 联邦分布式图学习在黑产风险识别系统中的模型构建方案.pdf VIP
- 面向短视频平台的多模态内容分析与语义理解算法深度研究.pdf VIP
- 战略协议合作框架协议(通用10).pptx VIP
- 2025年招标师投标保证金与履约保证金管理的廉政风险点专题试卷及解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