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之乎者也”及思维导图学习、文言虚词推断法演示教学.pptVIP

文言虚词“之乎者也”及思维导图学习、文言虚词推断法演示教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词性界定法 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 07年浙江卷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眊眊焉真一老农夫也/置杯焉则胶 形容词 动宾短语 词尾 兼词“于之” 3、代入检验法 用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 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李衡于武陵龙阳汜洲上作宅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来 凭借 在 在 4.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 06年福建卷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且七十子之徒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其孰能讥之乎 句中动词后 指示代词 句首 表反问语气 难道 * * * * 【而】 【何】 【乃】 【其】 【且】 【若】 【所】 【为】 【焉】 【以】 【因】 【于】 【与】 【则】 【以】 文言文常用虚词 【之】 【乎】 【者】 【也】 1.判断“之”在文中的意义。   一僧欲1之南海,询于唐僧,唐僧不2之应。久3之,此僧以箪食瓢饮4之助至南海,夸5之于唐僧:“此何难6之有?”唐僧曰:“汝7之百折不挠,实可钦佩。然汝8之言亦过矣,君将骄而笑9之乎?” 1、动词,可译为“到、往” 2、代词,可译为“他” 3、助词,调节音节,用在时间词后,不译 4、指示代词,可译为“这样” 5、代词,可译为“这件事” 6、助词,宾语前置标志,不译 7、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8、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9、人称代词,可译为“我” 补充: 1.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与妻书》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代词 第二人称“你” 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1.儿寒乎?欲食乎? 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4.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5.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1.表疑问语气,吗 2.表揣测语气,吧 3.表反问语气,吗 4.表感叹语气,啊 5.缓和语气、停顿 2.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伤乎矢也 3.以吾一日长乎尔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1.介词,对 2.介词,被 3.介词,比 4.介词,于 5.结构助词,用于词尾,“……的样子” 3.判断“者”在文中的意义。   李白1者,诗仙也。为当国2者所拒,遂游于此山。今3者,山中与幽人对酌,乃一浇其心中块垒也。何4者?力士脱靴,国忠捧墨,诗讽杨妃,此数5者乃其得罪之源,亦其个性之抒扬,故虽仕途失意,仍不辍伟志,发之于诗,其诗传于后世6者不可胜计,遂就其万世英名。 1、助词,放在主语后,判断句式 2、代词,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组成名词性短语, 译为“……的人” 3、助词,放在时间词之后,不译 4、助词,表疑问语气 5、代词,放在数词之后,可译为“个”“样” 6、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4.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苛政猛于虎也! B.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A助词,表感叹语气 B助词,表判断语气 C助词,表停顿 D助词,表疑问语气 B 翻译下列句子 其李将军之谓也。 ——《李将军列传》 岂独伶人也哉? ——《伶官传序》 这说的就是李将军啊。 难道只是(溺爱)伶人(才会这样)吗? 虚词词性 副词 介词 连词 助词 叹词 拟声词 代词 文言虚词 推断法 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 1、语境推断法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C. 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概述吴隐之清俭生活 * * * *

文档评论(0)

sunfuliang78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