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大研古城水系的分布及其功能初探.docxVIP

丽江大研古城水系的分布及其功能初探.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图 1 丽江市政区略图(底图来源于丽江政务网 )丽江大研古城水系的分布及其功能初探周燕芳 1 唐亦工 2( 1. 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图 1 丽江市政区略图 (底图来源于丽江政务网 ) 丽江大研古城水系的分布及其功能初探 周燕芳 1 唐亦工 2 ( 1. 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 云南 保山 678000; 2.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 丽江大研古城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古城的水利系统是其重要的特色之一。利用历史文献资料 , 结合实地 考察试图讨论古城的水系分布特点, 并总结其功能。 关键词: 大研古城; 水系; 分布; 功能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 6587( 2008) 02- 061- 03 A Study on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s of City River of Dayan in Lijiang Zhou Yanfang1, Tang Yigong2 (1,Baoshan Teachers College, Baoshan, Yunnan, 678000; 2,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nxi 710062) Abstract: The Dayan Old Town is a Worl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Intensive river is one of its im- portant featur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iver Distribution and 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with site visiting. Key words: the Dayan Old Town; rivers; distribution; functions 有的学者说丽江大研古城具有山城之容, 水城 之貌。古城的水系是大研古城独特面貌的重要组成 部分。城中河渠密布, 有源头有去处, 同时与人们的 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下文中将要探讨古城中水系的 分布及其功能。 1. 大研古城的范围 丽江大研古城是丽江市古城区的核心地区。她 位于玉龙雪山之下, 丽江 坝中部, 北依 象山, 金虹 山, 西有狮子山, 东南两面地势较为开阔是大片的 良田。丽江市古城区在元代以前称三赕, 元代称通 安州, 明代称大研厢, 清代称大研里, 民国以来直到 2002 年以前称大研镇。从明代至今大研一直是丽 江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古城区在 2002 年以前属 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所辖, 划出古城区后丽江县改 为玉龙县。具体而言就是丽江大研古城保护规划方 案中划定的“严格控制区 ”,即西面、北面 到新大街, 南面到民航路, 东面到古城环路, 以及黑龙潭公园, 面积约 120.85hm2。 function of the Dayan Old Town by using 收稿日期: 2008- 01- 07 作者简介: 周燕芳(1981- )女,云南玉溪人, 保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 助教, 硕士, 研究方向为城市历史地理。 ·62·保 山 师 专 学 报 ·62· 保 山 师 专 学 报 第 27 卷 2. 大研古城的水系分布 大研古城对水的利用相当科学, 关于三条河流的形成, 一般认为中河为天然河 流, 西河为木氏所开, 东河为清代挖凿, 但从史料来 看, 并没有可靠的证据。徐霞客到丽江游历, 从鹤庆 逆漾弓江而上, 由南向北过古城南边的坵塘关、东 圆里, 此 时“ 陇北平畴大开, 夹坞纵横冈下, 即有一 水, 西自文笔峰环坞南而至, 有石梁跨其上, 曰三生 由一泉起源, 通过网状的大小河道渠沟流经千家万户。水系的源 头在大研古城北边象山脚下的黑龙潭, 它有数十个 出水点, 出水量为 1.918~4.430m3/ s, 汇成潭面近 4 万 m2, 提供了古城水系的主要水量。潭水向南流即 成玉河, 河水再向南流过玉龙桥分为三叉, 分别流 入清代府城及附郭地区, 从西到东, 分别称为西河、 中河、东河。西河沿黄山山麓流经木府再向南流, 清 代称这一地区为白马 、剌 缥里; 中河自玉龙桥分出 后与与东河并行, 从四方街处开始向东南流经七一 街段流出古城, 清代其流经地区称八河里; 东河穿 今丽江一中而过, 清代此为丽江府城所在地, 地方 志中记载“从署右流注于西关, 内辟沟道, 会流于县 署之右, 出南关”①。三条河流在古城南端合流当时 称东圆里, 并纳清溪水, 再南流入鹤庆, 成为漾弓江 的源头。 东、中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