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胸主动脉综合征
1.?定义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的定义为累计主动脉且临床表现相似的一系列急性疾病,而这些临床表现都通过同一条通路影响内膜及中膜。AAS?会导致血管壁内血肿(IMH)、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甚至引发?AD?及胸主动脉破裂。
由于?AAS?包含的疾病种类较多,以下将分别进行论述。
2.?病理
以下两种情况为?AAS?病理学原因:
(1)主动脉撕裂或溃疡导致血流自主动脉管腔进入中膜。
(2)滋养血管破裂导致血流进入中膜。
由于中膜入血造成的炎症反应可导致主动脉扩张或破裂。
3.?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夹层(AD)是指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并造成正常动脉壁的分离,形成真假腔的一种凶险疾病。临床多使用斯坦福?AD?分型(分为?A、B、C?三型)。AD?主要临床表现,见下方表二。
表二
A 型?
B 型
胸部疼痛?
80%
70%
背部疼痛
40%
70%
突发疼痛?
85%
85%
转移性疼痛?
<15%
20%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40-75%
N/A
心包填塞?
<20%
N/A
心肌缺血或梗死?
10-15%
10%
心衰?
<10%
<5%
胸腔积液?
15%
20%
晕厥?
15%
<5%
主要神经功能缺损(昏迷/卒中)
<10%
<5%
脊髓损伤?
<1%
未报道
肠系膜缺血?
<5%
未报道
急性肾衰?
<20%
10%
下肢缺血?
<10%
<10%
AD 的诊断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下方表三汇总了实验室检查要点,表四为包括 AD 在内的主动脉疾病影像学检查特点及注意细节。
表三
实验室检查项目?
检测目的及目标征象?
红细胞数量计数?
失血、出血、贫血
白细胞数量计数?
感染、炎症(SIRS)
C 反应蛋白?
炎症反应?
原降钙素?
鉴别诊断 SIRS 与败血症?
肌酸激酶?
再灌注损伤、横纹肌溶解?
肌钙蛋白 T 或Ⅰ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
D-二聚体?
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肺部血栓?
肌酸酐?
肾衰?
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
肝缺血、肝脏疾病?
乳酸盐?
小肠缺血、代谢紊乱
葡萄糖?
糖尿病
血气?
代谢紊乱、氧气供给情况
表四?
疾病情况
影像学检查要点及注意细节
主动脉狭窄
是否存在内膜片;根据主动脉解剖学结构评估疾病程度;鉴别真假管腔;观察侵入性撕裂伤位置;鉴别病变是顺行性,还是逆行性;鉴别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程度及机理;是否累及侧支循环;是否有灌装不良;是否存在器官缺血;是否有心包积液及其程度;是否有胸腔积液;是否存在主动脉周围出血;观察有无纵隔出血征象。
主动脉壁内血肿
定位主动脉壁增厚位置,并判断其程度;是否伴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否存在内膜撕裂小型病变。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病变位置、长度及深度;是否存在主动脉壁内血肿;是否累及主动脉周围组织并造成出血;剩余主动脉血管壁厚度。
主动脉疾病(普适)
是否存在其他主动脉病变,如主动脉瘤、斑块及炎症性疾病等。
另一方面,诊断或排除 AD 的诊断检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AD 相关的前设风险。对于不同的验前概率,相同的诊断手段会得到不同的结论。ACC/AHA2010 指南推荐从诱发条件、疼痛特点及临床检查三个方面考察患者的 AD 验前概率,详细评分标准见 ACC/AHA 指南。
下方表五为影响?AD?验前概率因素的高危表现。
表五
高危病情?
马方综合征(或其他结缔组织疾病)、主动脉疾病家族史、确诊主动脉瓣疾病、确诊胸主动脉瘤、既往主动脉手术史?
高危疼痛特征
胸、背或腹部疼痛有如下特点:突发性、重度疼痛、撕裂性疼痛?
高危检测特征
灌注不良证据:脉搏短绌、收缩压差、局限性神经功能缺损;主动脉舒张期杂音;低血压或休克?
以下为 ESC2014 指南有关 AAS 诊断工作的推荐内容,其中亦涉及 AD 诊断内容。
(1)对于所有疑似?AAS?的患者,推荐根据患者病情、症状及临床特点评估其疾病验前概率。(Ⅰ,B)
(2)对于疑似?AAS?的患者,推荐根据其疾病验前概率,解读其实验室生物标记物检查结果。(Ⅱa,C)
(3)若患者?AAS?验前概率较低,那么?D-?二聚体阴性结果可排除?AAS?的可能性。(Ⅱa,B)
(4)若患者?AAS?验前概率适中,且?D-?二聚体阳性结果,那么需考虑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Ⅱa,B)
(5)若患者?AAS?验前概率较大(ACC/AHA?风险评分?2?或?3),不推荐进行?D-?二聚体检查。(Ⅲ,C)
(6)推荐使用?TTE?作为?AAS?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式。(Ⅰ,C)
(7)对于疑似?AAS?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推荐使用?TOE?及?CT?诊断。(Ⅰ,C)
(8)对于疑似?AAS?且病情稳定的患者,推荐使用?CT、MRI(Ⅰ,C)及?TOE(Ⅱa,C)诊断。
(9)对于检查结果阴性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