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认知实践 —创新与创业 任课老师:孙茜 引子 李约瑟猜题——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 《中国科学技术史》 在1942年,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教授的李约瑟,作为英国来华科学考察团团长来到了中国。在华四年,他搜集了令中国科技史研究者都自叹不如的大量史料。他认为“中国民族对于世界科学知识有过极大的贡献,在公元3世纪到12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人所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在对中西方科学技术发展比较研究中,大惑不解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古代有杰出之科学成就,何以近代科学崛起于西方而不是中国?” 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猜题! 第一节 创新活动概述 一、基本理论 1、创新—指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概念化过程 它可以是产品的结构、性能或外部特征的变革,也可以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2、创新型国家—国家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具有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 国家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国民的创造能力。 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大概有20个左右,有美国、日本、韩国、芬兰等。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中处于中等发展水平。 3、创新的相关概念 (1)创造—创造侧重“首造”,侧重于一个个具体的新成果;创新更侧重“再造”,侧重对创造成果的拓展应用。 (2)科学发现 —发现新的科学事实和新的科学理论的创造过程。 (3)技术发明 —首次从事别人从未进行过的实践活动。 (4)创作—文化艺术领域的一种创造 ,如:各种小说、诗歌、音乐、舞蹈、影视等。 二、发展 1、在西方的发展 20世纪初,创造学研究开始沿着两个方向展开:一是对创造过程的研究,另一个是对创造性人格的研究。 1926年,沃勒斯将创造活动划分为准备、酝酿、明朗、验证四个基本阶段 。 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先开设了“创造工程”课程 ;时任美国BBOC广告公司副总经理的A·F·奥斯本出版了《思考的方法》,其中有著名的“头脑风暴法”(智力激励法) 。 1950年,美国心里学会主席J·P·吉尔福特发表“论创造力”的讲演。 美国自1955年至1963年每两年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关于创造力开发研究的学术会议。 2、在中国的发展 北魏末年的农学家贾思勰写过《齐民要术》,北宋科学家沈括著有《梦溪笔谈》三十卷,南宋数学家杨辉著有《详解九章算法》,但也只是对相应领域的创造时间给予了经验记录。 1983年6月28日,全国第一届创造学学术讨论会和第一期创造学研究班,在广西南宁开幕。 1985年10月16日,中国发明协会成立,随后专设“创造学研究委员会”。1994年6月9日,中国创造学会成立,并设“创造教育委员会”。 三、基本特征 1、目的性——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创新的目的性使创新活动必然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2、新颖性——简单的理解就是“前所未有” ,要注意它的绝对新颖性和相对新颖性。 创新不一定是全新的东西,旧的作品结合新的形式也是创新。某些模仿也是创新,模仿已成为创新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现实中的模仿大多是对原产品进行一定得改进,带有一定的创造性,因此被看作创新。 3、才智性——只有具有才智性的脑力劳动才有可能产生和实现创新。 4、实践性——一项新产品产生后,能否被称为完整意义上的创新最终还要经过市场实践的检验。 《题目》 四、创新思维的障碍 1、从众心理——从众,就是跟从大众、跟随大众、随大流。 除了从众心理,例如对自己缺乏自信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对事物的不敏感,思维不活跃;认识片面,过于自信;好钻牛角尖等思维障碍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某些人群。 2、权威心理——人在成长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某些权威人士的服从,以其言行作为判断正误的标准。 权威心理的形成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幼时到成年的过程中所接收的教育;二是由于社会分工不同、所处领域不同,或知识技能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专业方面的权威。 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籍华人科学家徐道觉与助手在配制冲洗培养组织的平衡盐溶液时,由于不小心错配成了低渗溶液时。这种溶液最容易使细胞涨破。当他将低渗溶液倒进胚胎组织后,在显微镜下发现染色体溢出后铺展情况良好,染色体数目清晰可见。这本来已是徐道觉找到的观察人类染色体的正确途径和发现人类染色体确切数目的大好良机。既然大猩猩、黑猩猩的染色体都是48个,那么人类的染色体也就是48个。徐道觉因此而放弃了自己的独立研究,错失了一次荣誉本该属于他的重大发现。后来,又过了几年,另一位美籍华人科学奖蒋有兴,用徐道觉同样的技术观察,结果发现人类染色体不是48个,而是46个。 3、偏见——片面的见解;成见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