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一章消化作用及营养.pptVIP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陳代謝 生物體生命現象的表現方式之一 新陳代謝(metabolism) 同化作用:生物不斷由體外攝取物質合成身體內物質的現象 異化作用:將生物體內物質分解,釋出能量供生物生理活動的現象 動物體內會不斷進行各種新陳代謝,為使生理活動順利進行,體溫、血糖、血壓以及體液濃度的維持,均有賴消化系統、循環系統和其他器官系統的協調、統整,才能將個體的生理功能維持在恆定狀態,表現生命現象 第一節 消化作用與營養 動物必須自外界攝取食物提供必需的營養 缺乏充足和均衡的營養,生理活動就無法正常運作 將食物分解處理後,並加以吸收利用的過程 消化吸收和運送的作用,需要血液循環的協助 4-1.1 營養的需求 維持動物體活動所需的物質,總稱為養分 包括:醣類、蛋白質、脂質、礦物質、維生素、水 這些養分提供各種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生長和組織修補的原料,以及生理調節功能的要素 養分攝取不足、過量或不均都稱為營養不良 醣類中的澱粉多含於五穀、塊莖或塊根類食物中,經消化成葡萄糖後,成為動物能量的主要來源 蔬菜水果中也含有多種的養分,其中纖維素屬醣類,雖無法被人體分解吸收,但可刺激腸道蠕動,有利排便作用 蛋白質 體內含量最多的有機物 約由20種胺基酸所組成 胺基酸 有些胺基酸人體可自行合成 必需胺基酸:有些胺基酸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須從食物中獲得   完全蛋白質 食物中若含必需胺基酸種類齊全者 例如:魚、肉、奶、蛋及豆類 蛋白質 在生物體內具各種功能 例如:    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有通道蛋白和載體蛋白,可協助物質進出細胞 血紅素是一種存在於血液中的含鐵蛋白質,具有協助氧氣運送的功能 部分激素,如胰島素,亦由蛋白質組成,可協助人體血糖的調節 人體若無法自醣類及脂質供足能量時,身體將氧化蛋白質來供應能量 脂質 動物性脂質: 植物性脂質:    脂質 生物體內主要的能量儲存型式 能量是醣類和蛋白質的兩倍以上 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 具有保護、保溫以及協助脂溶性養分吸收等功能 礦物質 人類的需要量非常少 卻是構成體質及調節生理機能不可缺的物質 例如:見下頁   鈣: 鐵:構成血紅素的重要成分 碘:甲狀腺素的組成有關 鈉、鉀:維持細胞滲透壓及神經的傳導有關 維生素 維持生物細胞正常機能所需的微量有機物 植物可自行合成維生素 動物大多不能自行合成,必須由食物中攝取,只有維生素D例外,它是皮膚經適當陽光照射,就可生成的維生素,維生素D有利於鈣質吸收 維生素 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 水溶性維生素:維生素B及C 攝取過多維生素 攝取過多脂溶性維生素,累積在體內脂肪組織,不易排除,甚至影響正常生理功能 攝取過多的水溶性維生素,則能經由尿液排出體外 4-1.2 食物的消化與養分的吸收 消化作用 異營性生物大多需攝取食物為生,但食物中大分子的醣類、蛋白質和脂質等,無法通過細胞膜,因此,需先經消化作用將大分子的食物分解為小分子,再加以吸收利用 不能被分解利用的食物殘渣則藉由消化構造排出體外   消化作用 物理性消化 化學性消化 物理性消化 藉磨碎、攪拌等物理性方式,將食物變小,增加食物與酵素接觸的面積,以加速消化作用的進行 例如:動物的牙齒、鳥類的砂囊 化學性消化 利用酵素將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的化學反應 有些動物並無明顯的物理性消化,例如:蛇以化學性消化為主 消化系統 胞內消化 胞外消化 胞內消化 單細胞生物或構造簡單的多細胞動物,常將環境中的食物攝入細胞內,再予以分解和吸收利用 胞外消化 構造複雜的多細胞動物,則由一些特化細胞將酵素分泌到細胞外,使食物分解為小分子,再吸收進入細胞 動物的消化構造 人體的消化系統 組成:口、咽、食道、胃、小腸、大腸及肛門等連續管道 功能:容納、推送食物 利於消化作用的進行 消化管中有括約肌,可以防止食物的逆流 例如: 包括: 分泌各種消化酵素,用以分解不同的食物 固體性食物 進入口腔後,經牙齒切斷、磨碎,再經攪拌而形成食團以利吞嚥 口腔中唾腺分泌的唾液,含有澱粉酶,可將澱粉分解為麥芽糖 唾液可溼潤食物,方便吞嚥 液體性食物 不需經由口腔之物理性消化,可快速進入腸胃道,進行消化 食團進入食道後,食道的蠕動將食物送往胃 胃分泌胃液,呈酸性,具有活化胃蛋白酶,以分解蛋白質的作用 胃液中的鹽酸尚具有殺菌的作用 胃壁分泌的黏液可防止鹽酸及胃蛋白酶侵蝕胃壁的作用 食物在胃內消化後的粥狀物,稱為食糜,酸性食糜可促使幽門括約肌鬆弛,使食物進入小腸。 食物在胃內停留的時間,隨食物種類而異 醣類食物停留的時間較短,約2 ~ 3小時,而含脂質量高的食物其停留的時間較長,因此,吃米飯或麵食,容易飢餓 分解食物和吸收養分的主要部位 小腸的消化與膽汁、胰液有關 胰液中含有分解澱粉、脂質、核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