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數據收集實驗( 4 )
雙指示劑酸鹼滴定
學生工作紙
目的
利用雙指示劑方法測定下列混合液中各成分的濃度:
1. NaOH(aq)和 Na CO (aq)
2 3
2. NaHCO (aq)和 Na CO (aq)
3 2 3
簡介
把 HCl(aq)加入 NaOH(aq)和 Na CO (aq)混合液中, HCl(aq)與 Na CO (aq)的反應以
2 3 2 3
兩個階段進行:
HCl(aq) + Na CO (aq) ⎯→ NaHCO (aq) + H O(l) …………………. (1)
2 3 3 2
HCl(aq) + NaHCO (aq) ⎯→ NaCl(aq) + CO (g) + H O(l) ………….. (2)
3 2 2
但 HCl(aq)與 NaOH(aq)的反應則一步完成:
HCl(aq) + NaOH(aq) ⎯→ NaCl(aq) + H2O(l) ……………….………. (3)
反應 (1)所生成的混合物在當量點時呈鹼性,反應 (2)生成的混合物呈酸性,而反應(3)生
成的混合物則呈中性。因此整個滴定過程中,pH滴定曲線共有三個相應的突變部分。
反應 (1)和 (3)的滴定終點可用酚酞作指示劑顯示,而反應 (2)的終點可用甲基橙作指示劑
顯示。
從每階段反應方程式的計量係數,得知反應物 pH
的摩爾數比都是 1 :1 ,因此根據HCl(aq)在酚
酞及甲基橙作終點指示劑時分別用去的體
積,便可計算出混合物中 NaOH(aq)和
Na CO (aq)的摩爾數。利用 pH 滴定曲線
2 3
(圖 1 )中三個突變部分所示各階段需用的
HCl(aq)體 積 亦 可 計 算 NaOH(aq) 和
Na CO (aq)的摩爾數。
2 3
HCl(aq)用去的體積
圖 1 :NaOH(aq)和 Na CO (aq)混合
2 3
液對 HCl(aq)的滴定曲線
47
數據收集實驗( 4 )
在 NaHCO (aq)和 Na CO (aq)混 合 液 對
3 2 3
HCl(aq)的滴定中, pH滴定曲線只有兩處突變 pH
部分(見圖 2 );故不論從觀察指示劑在終點時
顏色變化,還是從滴定曲線的形狀,都可以容
易獲知各階段反應所需用 HCl(aq)的體積。
HCl的用去體積
圖 2 :NaHCO (aq)和 Na CO (aq)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