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55二苯基乙内酰脲的制备实验报告.docVIP

抗癫痫药物55二苯基乙内酰脲的制备实验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8 抗癫痫药物5,5-二苯基乙内酰脲的制备 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12材料化学(2)班 xxx 1.实验目的 1.1 了解安息香缩合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学会低温及pH至控制获得高产率的安息香。 1.2 了解安息香氧化反应,掌握安息香氧化反应的实验方法及薄层层析法监测反应的进程的实验方法。 1.3 了解二苯乙二酮和尿素制备5,5-二苯乙内酰脲的方法和反应机理。 1.4 熟练掌握回流,抽滤和重结晶等实验操作。 2.实验原理 2.1 本实验以苯甲醛为起始原料,合成一种抗癫痫药物5,5-二苯基乙内酰脲,实验分为三步: (A)安息香的辅酶催化合成 (B)安息香的氧化——薄层层析法监测反应的进程 (C)抗癫痫药物5,5-二苯基乙内酰脲的合成 合成5,5-二苯基乙内酰脲的总反应式: 2.2 安息香的辅酶催化合成 本实验采用有生物活性的辅酶维生素B1(Thiamine)来代替剧毒的氰化物完成安息香缩合反应。反应时,维生素B1分子中的噻唑环上的氮原子和硫原子邻位上的氢,在碱的作用下可生成碳负离子(a)。 然后碳负离子(a)与苯甲醛作用生成中间体(b),(b)可以分离得到,经过异构化脱去质子得到中间体烯胺(c),(c)与另一分子苯甲醛作用得到安息香。 2.3 安息香的氧化——薄层层析法监测反应的进程 有许多方法可以将安息香氧化成二苯基乙二酮,其中用硝酸氧化法较为简便。 简单的薄层层析法虽然不能准确地说明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含量,但是它却可以方便而又清楚地告诉我们氧化反应的进程。 在反应过程中,通过不断取样进行分析来监测反应的进程有着实际应用意义。如果反应进行时,不加以监测,为了反应安全,往往采取延长反应时间的办法,这不仅浪费了时间和能源,而且已经得到的产物往往还会进一步反应变化,使收率和产品纯度都较低。 2.4 抗癫痫药物5,5-二苯基乙内酰脲的合成 二苯基乙二酮是一个不能烯醇化的α-二酮,当用碱处理时发生了碳架的重排,得到二苯基乙醇酸。由于二苯基乙醇酸是这种类型重排中最早一个实例的产物,故此种类型的重排也称为二苯基乙醇酸重排。此反应是由羟基负离子向二苯基乙二酮分子中的一个羰基加成,形成活性中间体而开始的。此时另一羰基则是亲电中心,苯基带着一对电子进行转移重排,而反应的动力是生成的羰基负离子的稳定性。生成的二苯基乙醇酸与尿素缩合,生成5,5-二苯基乙内酰脲。 5,5-二苯基乙内酰脲的钠盐(苯妥英钠,Dilantin)是一种抗痉挛药物,它可作用稳定癫痫病发作,但不能减少发作,静脉注射可控制严重癫痫发作,肌肉注射能放置神经外科手术时发病。注意:静脉注射速度太快会导致呼吸作用和心脏功能改变。产品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氯仿。在空气中渐渐吸收二氧化碳而洗出苯妥英。苯妥英熔点295~298℃,不溶于水,无臭,味苦。 3.操作步骤(及装置) 3.1 辅酶催化合成安息香 3.1.1试剂仪器 维生素B1,乙醇(95%),氢氧化钠,苯甲醛(新蒸),精密pH试纸,回流装置(如图1)。 图2 带有温度计及气体吸收装置的回流装置图1 回流装置 图2 带有温度计及气体吸收装置的回流装置 图1 回流装置 3.1.2 实验操作 称取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3.6g,将其置于1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2mL蒸馏水和30 mL乙醇(95%),振摇使其完全溶解,塞上瓶口,将其放入冰盐浴中充分冷却;在另外一个锥形瓶中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也置于冰盐浴中充分冷却。将此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盛有VB1的乙醇溶液中(保持低温以防VB1分解,使pH值在9.6~9.8,约需要12mL),此时溶液呈黄色,分批加入20mL新蒸的苯甲醛,摇匀后将盛有反应物的圆底烧瓶装上回流冷凝管,在80~85℃的水浴中保温90min,冰浴冷却,析出白色晶体,抽滤,冰水洗涤,抽干后用95%乙醇重结晶,得到无色针状晶体。m.p 134~136℃。 3.2 二苯乙二酮的制备 3.2.1试剂仪器 硅胶G,羧甲基纤维素钠,粗品安息香(自制),冰醋酸,浓硝酸,氢氧化钠,二氯甲烷,碘,乙醇(95%),毛细管(点样),7.5×2.0cm的薄层板(每组6块),碘缸,展开缸,三颈瓶上装有冷凝管、温度计及气体吸收装置(如图2)。 3.2.2实验操作 本实验采用硅胶(GF254)作吸附剂,其中掺入0.5%羧甲基纤维素钠作为黏合剂,在7.5×2.5cm的洁净玻璃片上均匀地制成薄层硬板。于室温晾干后,在烘箱升温至110℃活化1h后,后置于干燥器中备用。 在50mL三颈瓶上装有冷凝管、温度计及气体吸收装置。将3.0g粗品安息香和15mL冰醋酸及7.5mL浓硝酸(70%,比重1.42)混合均匀。将反应混合物在水浴上加热至液体温度为85~95℃,此后每隔15~20min用毛细管取出少量反应液,在薄层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