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封年限对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与微生物-江苏农业科学.pdf

围封年限对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与微生物-江苏农业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260— 江苏农业科学 2017年第45卷第16期 韩丛丛,杨 阳,刘秉儒,等.围封年限对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与微生物量碳、氮等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16):260-263. 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17.16.063 围封年限对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 与微生物量碳、氮等的影响 1 1 1 1,2 1 韩丛丛 ,杨 阳 ,刘秉儒 ,谢应忠 ,王利娟 (1.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21;2.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以宁夏境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未围封与围封5、8、12、15年样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 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过程与规律,分析荒漠草原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与土壤微生物的 影响。结果表明,荒漠草原采取围封措施以后,土壤的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和全磷含量均高于未围封样地,且随着围 封时间的变化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即围封12年时含量最高,之后含量出现降低的趋势。0~10cm和10~20cm 土层中,土壤碳氮比(C/N)与碳磷比(C/P)规律相同,均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土壤氮磷比(N/P)则在各层土壤中表 现出与土壤C/N值、C/P值相似的变化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含量均高于未围封样地。由结果可知, 在荒漠草原采取围封措施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提高微生物量。同时,土壤微生物量C/N值随围封时间 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有机碳;全氮;全磷   中图分类号:S1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7)16-0260-04   荒漠草原是草原中的一种重要草地类型,其分布范围十 围封是个不断恢复与改善的过程[7-11],呈现出持久性、有效 分广泛,再加上特殊生境的影响和作用[1-2],随着时间的推 性等特点。相关报道中指出,采取围封手段可通过影响土壤 [3-4] [12-14] [15-16] 移,逐渐形成一类具有旱生性特征的草地类型 。在自然 容重、含水量、土壤中的各种养分 以及植物生产力 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该区域植被稀疏、植被组成成分简单、 缓解草原退化压力。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荒漠草原未围封与 [5] 生态环境脆弱,抗干扰能力有限 ,历来是生态学者、环境学 围封5、8、12、15年样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以及土壤 者研究与关注的热点。 微生物量碳(C)、氮(N)含量与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过程与规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驱动下放牧压 律,分析荒漠草原不同围封年限对土壤与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力增大,过牧和草原退化成为威胁我国荒漠草原和各类草地 [6] 1 材料与方法 生态系统稳定与可持续利用的重大问题 ,封育禁牧作为重 要的生态恢复措施,所带来的生态效应已逐渐成为恢复生态 1.1 研究区概况 学研究的焦点。在其积极的影响下,草地遭受外界的干扰逐 研究区选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的盐池县(地理坐标为 渐减少,植被特征得到改善,土壤中的各种元素成分逐渐积 106°30′~107°41′E、37°04′~38°10′N)。全县总面积为 累,草地朝向有利的方面发展。正是由于避免了人类和动物 2 7130km,呈现出黄土高原—鄂尔多斯台地的过渡性。由于 的影响,围栏封育对系统的恢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本身的过渡性导致盐池县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