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看诗-文学阅读定稿.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行说诗 ——读胡晓光的诗有感 王建福 晓光送我一本诗集,书名叫《三个湖》,收录了他和他的两个朋友的诗。那两位朋友我不认识,诗看了,但不敢妄议。晓光是老朋友,看了他的诗,就忍不住想说几句:既想说说读了他的诗的一点感觉,更想借题发挥说说自己对诗的意见和期待。我很少写诗,于诗并不在行,这虽然并不妨碍我作为一个阅读者发表己见,只是恐怕这己见说出来多是外行话,所以先给大家打个预防针:倘若果真有胡言乱语,还请一笑了之。 尽管是老朋友,我却是第一次认真看晓光的诗,而且居然一口气看完。之后,想起某一首来,还重复翻来看看。这很奇怪。因为自从有了“朦胧诗”后,我是极少极少看现代诗的。 我觉得胡晓光是用诗来写童话的。他看事物不带成见,仿佛都是初次见面。他的诗叙事比较专注,语言又极其简洁。他就象一个吮着指头的胖小子,瞪着一对大眼睛,饶有兴趣地盯着周围的事物,琢磨着对他们的诗意理解,琢磨着怎样与他们说话: 他对菜园里的冬瓜说:“躺在地上的嫩冬瓜,很象个没穿衣服的婴儿,还搽着痱子粉。”(参观母亲的冬瓜地)——嫩嫩的冬瓜躺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身上还搽着痱子粉。它的童年也很幸福! 他对我们描述他的亲人:“外婆笑的时候,嘴瘪瘪的,象个婴儿,很好看。”(母亲与外婆:晒酱)——晒酱的外婆也让太阳晒着自己,酱晒熟了,外婆晒醇了,劳动者纯真的笑,怎么看都好看。 他对江岸河边那一排排牙齿一样的石头说:“每一条河流都有咬牙的经历。”(江底猜想)——生活就像一条河流,来水总是有涨有落,沿途总有礁石险滩,大家都一样,咬咬牙呗,总有奔流到海的时候。 他对老友说:“你拍的荷花,象好人的骨肉,让人想坐上去,或者想让它挨一下。”(题易发生的摄影荷花)——嗬嗬嗬嗬,我知道你其实想说那荷花象美人,所以你好想亲近她! 他对母亲说:“我们吃了它太多的蛋,总要让它和它的孩子们一起过个年撒!”(留几个鸡蛋给母鸡过年)——索取时也要想到回馈,河水还有回流呢! …… 晓光的这些诗歌的主角儿,多是我们周边触手可及、举目可见的小人物和小事物。是他对自己置身其中的这个社会和百姓生活的思考。这与现在诗坛大量充斥的飘渺虚无强作多情的东西和应景遵命的东西是有很大区别的。好的文学作品,都不会脱离生活,都会反映世道人心。这一条,什么时候都管用。 难能可贵的是,晓光并非只是追求孩子般真实的表达。这只是他的技术手段或者叫表现手法。他的诗也许可以划归口语诗。口语诗难就难在它象口语,但绝不是口语。他的这种孩子与世界的口语般的对话,往往在水落石出之处,纯真直白地冒出一句富有哲理的“金句”来,成为过去诗人们常常追求的所谓“诗眼”。有了这画龙点睛的一句话,一首诗立马就分量凝重起来。比如他写梨树,最后一句是: “每一片叶子有每一片叶子的悲伤。”(梨树下) 于是,前面所有的口语,都变成了诗。 于是,我要对晓光说:谢谢你晓光!因为你不仅写了我所关心的人和事,还因为你写的是我能够看懂的诗。 对我这个不懂诗的外行来说,现代诗只有两种,一种是晓光这样写的我能够看懂的现代诗,另一种是我完全看不懂的现代诗。这就回到我刚才说为什么我极少看现代诗了。我记得我看不懂诗是从“朦胧诗”开始的。诗人们呀,你写诗营造朦胧的意象我可以理解,可是你非要让我朦胧到不知道你究竟想说什么,那我就不能理解了。尤其令我不解的是,这些年来,这种朦胧非但未见云消雾散,而且越演越烈,不仅朦胧,而且跳跃度大到前言后语完全不搭界。更有甚者,一首诗就一个字,而且还可以获得大奖!这就近乎把所有读者当弱智来欺负了。如果这也叫“诗”,那么汉语言里除了虚词介词,每个字都可以是一首诗了!那还用写诗?当然这种情况目前在艺术界很多门类中都存在,并不仅限于诗歌。比如有些现代派的画,再比如有些所谓的丑书法,还比如声乐里既没有歌词也没有音符的歌等等。我以为这是一种病,一种现代病。原谅我不再这里举例说明了,因为这样的举例会讨来很多麻烦。 我以为,无论诗还是文章,首先应该让人看得懂。如果别人看不懂,那发出来有什么意义?诗不是大白话,诗需要留白、需要给人想象空间,这些我都赞成。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读者(至少部分读者)能够理解而后产生共鸣。一篇文章或者一首诗,应该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结构、段落、词句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他们象一颗树,一枝一叶顾盼照应,血脉相连。读者总是可以凭借这样的脉络,而找寻到作者的思路的。除非这文章或诗是一堆不相干的杂物,或是一堆天上一句地上一句毫无关联的词语。以预留想象空间的名义来掩盖不知所云,骗得了自己却骗不了人。 说完了意见再说说期待。我喜欢的诗,是看得到一点传统、具有一点民族特色的东西。它不仅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主旨,有富有想象力的画面感,在形式上还应该有音乐感,包括大体押韵,有节奏感或旋律感,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这样

文档评论(0)

yjz03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