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高湿中药材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doc

夏季高温高湿中药材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温度、降水、湿度、风和光照(包括太阳辐射)等气象条件与各类植物病菌的发生流行以及害虫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病虫害发生的自然控制因子,特别是其综合影响对于病虫害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旱生虫,湿生病”。也就是说高温干旱利于蝗虫、蚜虫等喜旱害虫的繁殖和发生发展,多雨高湿则利于大多数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 在高温高湿的气候环境下,首先要做好田间管理,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其次是科学施肥,要改变偏施氮肥的习惯,增施有机肥,做到氮、磷、钾肥合理搭配。第三要做好生物和化学防治,特别在防治关键期喷湿化学药剂时,注意避开高温晴热天气科学施药。 二、夏季是中药材生长的旺季,同时也是病虫草害高发季节。夏季管理是中药材生产种植的关键,如管理得当增产增收,若管理不当,不仅造成大幅度减产,而且有可能造成绝收。因此,广大药农应加强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争取中药材增产增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灌溉      夏季气温高,极易造成干旱,药材育苗田应灌溉保墒降温。灌溉次数要根据药用植物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而定,要适时、适量,合理灌溉。时间应选择在上午9点以前和下午6点以后。      2、除草      中耕除草是药用植物经常性的田间管理工作,要勤锄浅锄,做到田间无杂草。其目的是:消灭杂草,减少养分损耗;防止病虫的滋生蔓延;疏松土壤,流通空气,加强保墒;早春中耕可提高地温;可结合除蘖或切断一些浅根以控制植物生长。中耕除草一般在封垄前、土壤湿度不大时进行。      3、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进行根外追肥或叶面喷肥。根外追肥一般结合除草进行,以尿素为主,每亩5kg,采用穴施的方法。叶面喷肥可采用0.1-0.2%的磷酸二氢钾或叶面宝等商品叶面肥按说明喷施。      4、排水      排水是以人工的方法排除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和地面积水,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加强土壤中好气微生物的作用,促进植物残体矿物化,避免涝害。当前是夏季高温多雨季节,雨后应及时通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预防发生渍涝;降水过后,视作物生长状况适时追肥,促进作物正常生长。 夏季也是中药材病害多发期,如果不及时防治,会给增产、增收带来不利的影响。现将中药材在盛夏较易发生的五种病害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 1、根腐病。高温多湿、低洼积水地块种植的药材常发生此种病症。它主要危害根部,使根的部分或全部变色腐烂,组织遭到破坏,茎、叶也因根部无法供应水分而下垂、干枯。易发生此病害的品种有白术、贝母、芍药、百合、地黄、玄参、太子参、板蓝根、牛膝、红花、党参等。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②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③播前翻晒土壤。④发病初期可用甲霜恶霉灵或铜制剂进行灌根或用1%硫酸亚铁在病穴消毒。 ? 2、叶斑病。多发生在高温、田间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主要在叶上形成各种形状的斑点。颜色多为黄褐色或紫色,后期病斑扩大互相连接成片,致使叶片干枯脱落,有的病斑还会出现霉点。易发生此病害的品种有白芷、桔梗、白术、菊花、金银花、薄荷、木瓜、枸杞、山药等。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②种子、种苗用50%多菌灵或65%代森锌600-1000倍液消毒。③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 常用药剂有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 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 、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3、立枯病。在施用过未充分腐熟肥料的阴湿地易发生此病。幼苗发病较多,染病后,在贴近土表处的幼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或基部全部变色、变细、干枯,上部枝叶枯黄倒伏死亡。易发生此病害的品种有人参、西洋参、沙参、三七、荆芥、防风、黄芪、菊花、杜仲等。防治方法:①实行轮作。②种植密度要合理。③发病初期可用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或用上述农药拌细土撒于茎基部,每10天撒一次。 ? 4、锈病。多雨、多霉季节和土壤潮湿、植株生长柔嫩的田块易发生此病。发病时在茎叶上出现黄色或深褐色病斑,后期病斑鼓起,表皮破裂。飞散出黄色或褐色粉末。病斑处破裂穿孔,叶片枯死。易发生此病害的品种有三七、元胡、白术、白芷、当归、党参、黄芩、金银花、白扁豆、红花等。防治方法:①、雨季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田间土壤积水。②、发病初期喷97%敌锈钠400倍液。③、清除病叶,集中烧毁。 ? 5、黑粉病。又称黑穗病,多发生在高温干旱期,茎、叶、穗均可感染此病。发病后茎叶弯曲、畸形,形成小瘤,外面有层白膜,后期破裂,散出黑粉。如穗感染此病,则不结籽。易发生此病害的品种有薏苡仁、王不留行、大力子、车

文档评论(0)

jyr02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