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专题讲座课件.ppt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专题讲座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良好工作习惯的具体表现 接触病人前后要洗手 严禁在有可能出现职业性暴露接触血液、体液、化学品、放射物质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工作场合饮食,使用化妆品,或取戴隐形眼睛 禁止将食物和饮料储放有血液或其他感染性物质的冰箱、橱柜以及桌面上 当可移动的器械(如:输液架、血压袖带)有明显污染时,要及时进行清洁 被污染的一次性器械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再送到指定地方进行清洗 良好工作习惯的具体表现 锐器要弃置于指定的锐器收集盒内 使用过的针头严禁用手折弯,套回针帽,损坏以及与注射器分离开来 与病人皮肤有直接接触的椅子、轮椅、检查台要铺上保护垫 所有的检查室都要放置易取的护目镜、防护衣和手套 不要将干净的物品放在地上、污物室内或洗手池旁 ……….. 为什么要强调手卫生 手部细菌 a, 常驻菌--较少成为院感病原菌 b,暂驻菌--院感主要病原 医务人员手部菌落数量:3.9x104~4.6x106 最多有41%的医务人员手部培养VRE阳性 由于医务人员手传播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 很多疾病经手传播:SARS、禽流感、流脑等 控制医院感染新概念 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是最早发现的医院感染问题 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目前仍然存在严重问题 改进这一问题已成为进一步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所在 洗手不能完全替代戴手套的功能 下列情况须戴手套: 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及污染物时 进行抽血、注射等静脉操作时 医务人员的手存在损伤、炎症等情况时 进行口咽部、胃肠道、泌尿道检查时 进行侵入性操作时 进行所有清洁体液和消毒工作时 加强职业防护知识,也是养成良好工作习惯的重要前提 职业损伤的现状: 护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医生,实习护士的发生率高于执业护士 护士比医生更了解职业防护知识 锐器伤仍是首位因素 从管理者的角度讲 1.提供安全的设备,以降低职业损伤的发生,如配备防护镜、面部防护罩等. 2.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建立职业损伤的保障体系,把危害降至最低. 从医务人员自身的角度讲 1.应自觉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⑴用过的针应立即丢入利器盒中 ⑵不要毁损、弯曲或用双手回套针帽 ⑶不要将针放入已经过满的利器盒 ⑷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掉手套 ⑸摘掉手套后或接触体液后立即洗手 2.加强自身职业安全防护知识 ⑴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或带手套 ⑵哪些情况下需要使用防护镜防护罩 ⑶发生了职业损伤该如何处理等 口罩、防护镜、面部防护罩 可能发生喷溅的医疗过程中必须使用口罩、防护镜、面部防护罩 使用取决于个人对操作过程的认识和判断,看潜在事故可能性的大小 动脉穿刺要戴面部防护罩,因血液溅入眼中发生率较高 发生锐器误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1)首先挤压伤口,让伤口血液流出 (2)用无菌水(或清洁水、纯净水,无条件时用自来水)彻底冲洗 (3)再用安尔碘或酒精冲洗消毒伤口(可在所处科室接受处理) (4)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备案 (5)采血进行HBV、HCV、HIV等血清标记物检测, 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 发生锐器误伤时,应立即采取以下预防措施   (6)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7)接受医学观察45天,复测HBV、HCV血清标记物,根据复查结果考虑是否接受相关治疗. (8)明确为HIV污染的锐器刺伤者,应尽快进行AZT(齐多夫定)、贺普丁等治疗(2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疗程4-6周,并接受医学观察2年。 医院感染的基本概念 一 .定义及分类: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社区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时就存在明确的感染或潜在的感染。 ㈠ 对象: 包括医院内一切人员,如病人、工作人员、陪客、探视家属,以前二者为主。 ㈡ 时间:分二种情况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在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㈢ 分类:二大类 外源性感染:占40% 病原体来自机体外(其它病人、工作人员、外环境、医疗器械等)引起的感染,又称交叉感染(包括医源性感染、带入感染)。预防在于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内源性感染:占50% 病原体存在于机体内、体表引起病人自己的感染, 又称自身感染。预防在于维护增强病人的抵抗力 二.诊断标准(试行)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1.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 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 感染为医院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 自入院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 在原有感

文档评论(0)

159****17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