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正常解剖变异最终版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肱骨髁上突(与外生骨疣鉴别) 左侧骶肋 髂骨正常骨骺 二分髌骨 副舟骨 距后三角骨 距胫骨 骨髓窦        定义:指松质骨内先天性骨小梁发育稀少,各组骨小梁间的骨小梁少或缺如,形成一空腔,内含有骨髓,属正常变异。骨髓窦以跟骨最多见,简称骨髓窦,其次见于股骨颈、股骨远端及髋臼上缘等处。   骨髓窦形成机制:跟骨是足弓的重要支点,承受着来自自身及负荷的重量。为了适应承受重量的力学需要,跟骨的结构十分精密合理。其骨小梁的发育有三组:①自跟距关节后缘向后下方呈斜向走行;②沿跟骨下方分布;③自跟结节处向前方伸展。三组骨小梁间有一个类三角形、圆形或椭圆形透亮区,即跟骨窦。 跟骨窦  特点:    是位于跟骨前部中央,跟骨沟后方,尖端向上,足弓后上部,承受重量轻的特定位置。窦的基底与跟骨下缘平行。与窦基底相当的跟骨下缘皮质密度高,呈致密带状或线状。窦内骨小梁稀少或缺如。边缘清楚整齐,无硬化。大小1-3cm。窦内有时可见营养沟。多数为单侧,少数双侧对称发生。窦周骨质正常。  鉴别诊断:   1、跟骨囊肿:囊肿多位于跟骨后中部,与跟骨窦位置不同。呈圆形或椭圆形,囊内无骨小梁,高度透亮,膨胀生长,周边轻度硬化。   2、单房性巨细胞瘤:破坏区边缘清楚,内无骨间隔。骨皮质变薄。临床上有疼痛。肿瘤多位于跟骨后部,肿瘤中心多在跟骨窦之后。   3、跟骨结核:病变范围较小,病变呈不规则破坏,边缘模糊,无硬化。 第五趾骨基底部骨骺/骨折 营养血管沟 1.长骨骨于之线状光滑的透亮影像 2.肩胛骨及髋骨之血管沟影像呈放射状 3.股骨髁间窝处血管沟可呈圆形、条带影或斑点状透   亮区 4.椎体之血管沟于椎体前后缘之中心部呈切迹状凹陷 营养血管沟 X线正常解剖变异最终版 概 述 1.骨正常结构 2.骨X线正常变异 3.骨、关节先天性发育畸形 4.拍片、观片注意事项 骨正常结构 骨的数目、形态 颅骨29块(听小骨:镫,锤,砧各2,脑颅8,面,15) 躯干骨51块(肋骨24 , 颈7,胸12,腰5,胸、骶、尾骨各1) 上肢骨64块(带骨4 :锁/肩胛骨各2;自由骨60:肱骨,桡骨,尺骨各1, 腕8,掌5,指14) 下肢骨62块(带骨:髋骨2;自由骨: 58 :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各1,跗7、跖5 、 趾14) 人体解剖学姿势是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掌心向前 骨的构造 骨,关节(成人) 骨 端 干骺板、骨骺线 骨,关节(儿童) 注:髌骨二次骨化中心出现为3-5岁,愈合时间为13-15岁. 腕骨二次骨化中心 数目等于年龄加1. 肘部二次骨化中心出现时间 肘部共6个骨化中心 肱骨小头(C),桡骨小头(R),肱骨内上髁(I),滑车(T),尺骨鹰嘴(o),肱骨外上髁(E) 注:滑车常出现两个或以上的骨化中心 特点是有一定解剖部位、常显双侧对称、轮廓圆滑,应注意与骨碎及骨骨骺分离鉴别. 子 骨 骨X线正常变异 致密骨岛:骨松质内局限性骨质生长变异,表现为一边缘清楚的致密影,以腕部及足部多见,亦可见于骨盆。 软骨岛:骨骼发育过程中,骨骼内部的部分软骨保持原态而不钙化,此种遗留于骨内软骨,在X线表现为在正常骨质中有圆形透亮区。常见于股骨头或颈部,其境界清楚,常有一硬化环所包围,在此环状阴影之内可见重叠的周围骨纹理,软骨岛如发生钙化时可呈圆形致密阴影。 生长障碍线:在骨端有时可以看到一条或数条平行的横行致密线;在髌骨表现为弯曲线状阴影;原因不明,有人认为是由于长骨纵径生长暂时受障碍所致,也有的认为任何急性病特别是肺部感染之后,都会产生这种线。 致密骨岛 软骨岛 生长障碍线 骨骺板遗迹 永存骨骺 * * 末节指骨的远端稍肥大,边缘不整齐是正常现象,第五指末节和中节指骨可能稍小。 婴儿期:脊椎体是椭圆形,前后有横行透亮线影(相当于血管沟)。椎体与椎弓分离,椎体与椎体间距离较远. 脊椎体是椭圆形,前后有横行透亮线影(相当于血管沟)。椎体与椎弓分离,椎体与椎体间距离较远 幼儿期:第二颈椎齿状突可分裂形成缺损,而无症状。齿状突和椎体间可为软骨结合,呈横形透明线,不可误为骨折。 儿童期:椎体逐渐成为长方形,血管沟影仍甚明显。椎体前上下缘由于关节软骨厚边的压迫,椎体外形(侧位)表现为阶梯状。 7~20岁:椎体上下缘环形化骨核开始钙化,表现为多数细小点,并逐渐愈合成环形,前缘较厚,在前后位片上表现为花边状曲线。 髌骨是最大得到子骨..

文档评论(0)

132****57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0432333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